趙贏
合同中的“最終解釋權”條款暗藏哪些法律風險?農產品購銷如何避免“模糊表述”糾紛?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州青年創業協會,在工業園區開展“企業合規經營”專題普法活動。該院法官王中強帶著“典型案例教學包”,為30余名青年創業者量身打造了一堂“避坑指南課”。
“這個看似保護企業的條款,實則讓企業賠了17萬元!”大屏幕上,某公司因在格式合同中設置“最終解釋權歸甲方所有”條款給自己帶來損失。王中強結合新近審結的合同糾紛案,剖析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條關于格式條款無效的規定?!敖ㄗh大家在合同簽訂時,對關鍵條款采取‘三同步’的處理方法——拍照存證、保存溝通記錄、拍攝驗收視頻?!狈ü俚摹叭∽C三招”被創業者們頻頻記錄。
“我采購的‘優質核桃’貨不對板怎么辦?”農產品電商從業者楊某的提問引發共鳴。王中強現場支招:“立即公證鑒定爭議貨物,同步固定快遞單、開箱視頻等證據鏈?!彼貏e提醒涉農企業,購銷合同應量化含水率、破損率等指標,“用數據說話比‘優質’‘上等’更管用”。
活動現場,印有“企業合規風險清單”的普法手冊成為搶手貨。手冊中梳理的20類高頻法律風險點均附有“案例﹢法條﹢建議”三維解讀?!耙郧坝X得合規經營是束縛,現在明白是‘安全繩’?!眲摌I者李婷翻著手冊感慨道。楚雄州青年創業協會秘書長張磊表示,這種“案例教學﹢互動答疑﹢工具包”的普法模式,讓法律知識從紙面落到了現實。
來源:人民法院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