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從4月起,你們的愛情故事里將多一份“成都專屬”的浪漫認證——成都市各婚姻登記處將為領證的新人們,免費贈送一份定制版婚書。據介紹,婚書整體采用傳統復古繪畫風格,精心復刻經典婚書樣式,在設計元素選取上,融入了傳唱千年的《鳳求凰》。
婚書正面,有著獨具成都特色的證婚詞,成都市花芙蓉,嬌艷綻放,大紅的喜字窗花,洋溢著喜慶氛圍;代表吉祥的祥云與“愛在成都”主題,皆以蜀繡形式精妙呈現。不僅如此,還有成都地標建筑、川劇變臉、蓋碗茶、雪山等元素巧妙組合,勾勒出別具一格的城市天際線,這些元素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婚書正面,滿溢著濃郁的愛情和文化氣息。
婚書背面,以傳統龍鳳呈祥團紋作為暗紋鋪陳,祥龍矯首,瑞鳳展翼,二者環繞著居于正中的喜字與“愛在成都”,寓意良緣天定、琴瑟和鳴。
新聞資料
婚書的故事
從“三書六禮”中的鄭重承諾,到如今官方發放的甜蜜見證,婚書始終承載著人們對婚姻最虔誠的期許。
周朝
雖然周朝沒有明確的“婚書”概念,但婚姻“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已奠定婚姻儀式的規范。
唐朝
到了唐朝,婚書正式出現,并形成固定格式。
宋朝
宋朝的《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凡娶媳婦,先起草帖子,兩家允許,然后起細帖子。”其中的草帖子、細帖子就是婚書。
宋朝婚書形式上多為疊幅形式,疊三幅為一封,是晚唐宋時書啟疊褚之風的體現。
清朝
清朝的婚書“鸞書鳳箋 ”被稱為“龍鳳帖”“鴛鴦禮書”,上面寫有新人的生辰八字、聘禮以及行禮的吉日吉時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0年《婚姻法》頒布后,婚書正式改稱“結婚證”。
2004年起,全國統一使用棗紅色護照式證書。
新聞延伸
今年成都婚姻登記還將迎來哪些期待?
2025年,成都市婚姻登記還將迎來哪些期待?記者近日從市民政局獲悉,今年成都將以增強人民群眾福祉為目標,著力推動婚姻領域服務效能提升,用心用情打造高品質婚姻登記服務,不斷促進幸福成都更有溫度質感。
今年內,成都市將在已建成19個公園式便民婚姻登記處的基礎上,持續加強婚姻登記場所環境氛圍打造,將分別在成都東部新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蒲江縣新啟用4個公園式便民婚姻登記處,實現全市23個區(市)縣全覆蓋建成的工作目標。
利用“5·20”“七夕”等特殊節點,指導全市23個區(市)縣開展以“蓉心用情·蓉遇佳緣”為主題的全齡段、多元化集體婚禮、集體頒證、婚戀交友等系列婚俗文化活動。同時,聯動重慶市組織開展第二屆“川渝集體婚禮”婚俗活動。
持續鞏固成都市推進全國、省、市三級婚俗改革實驗區試點成果,指導相關區(市)縣開展“文明婚俗”提升行動,積極倡導簡約適度婚俗文化,引導群眾樹立健康文明向上的婚俗新風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