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筍尖尖穿破土,嫩黃鮮白惹人饞。"每年清明前后,我都會特意回老家陪父母去挖春筍。記得去年,爸爸七十大壽那天,我們全家出動,在竹林里尋找那些剛剛冒出土面的筍尖。
挖到的春筍,剝去外殼,露出雪白嫩黃的筍肉,清水中一焯,便能聞到那股獨特的清香。爸爸最愛的做法是簡單的清炒春筍片,只需姜絲提味,不加過多調料,保留春筍的原汁原味。一口咬下,脆嫩多汁,滿口清甜,仿佛能嘗到春天的氣息。
春筍不僅味美,更是老年人的健康之友。它富含膳食纖維和蛋白質,熱量低,有助于腸道蠕動,是天然的"掃把"。對于常有便秘困擾的老年人來說,春季多吃春筍,能有效改善腸道健康。
選購春筍有個小竅門:看"頭"選"尾"。好的春筍,筍尖飽滿,筍壁厚實,底部切口新鮮不發黑。回家后別急著放冰箱,可以用濕布包裹,放在陰涼處,保持新鮮度更長。
野菜飄香,春意盎然
"春風十里不如你,春日野菜香滿園。"三月的田野邊,薺菜、馬蘭頭、蒲公英、龍須菜……各種野菜競相冒出嫩芽,成為餐桌上的春日使者。
野菜的營養價值確實不容小覷。相比普通蔬菜,野菜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物含量往往更高。以薺菜為例,被譽為"野菜之王",含有豐富的鈣、鐵和胡蘿卜素,特別適合老年人食用。
我最愛的野菜做法是薺菜餛飩。將鮮嫩的薺菜焯水后剁碎,與肉餡混合,加入姜末、鹽和少許香油調味,包入薄皮中煮熟。一碗薺菜餛飩,清香撲鼻,湯清見底,薺菜的鮮香與肉餡的鮮美完美融合,每一口都是春天的味道。
不過,采集野菜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認準品種,避免誤食有毒植物;野外采集的野菜一定要充分清洗,去除可能的農藥殘留和雜質。如果不確定,超市和農貿市場的栽培野菜是更安全的選擇。
時令魚蝦,鮮美滋補
"清明時節雨紛紛,鮮魚上市惹人饞。"春季是許多魚類產卵的季節,此時的魚肉肥美鮮嫩,營養價值達到全年高峰。
春季的河魚,如草魚、鯽魚、鯉魚等,肉質細嫩,蛋白質含量高,且易于消化吸收。特別是鯽魚,自古就被視為滋補佳品,《本草綱目》中記載其"和中開胃,益氣補虛"。對于消化功能逐漸減弱的老年人來說,春季多吃些新鮮魚類,既能補充優質蛋白,又不會增加消化負擔。
烹飪魚類時,我有個小妙招:將魚放入沸水中焯燙幾秒再取出,然后再進行正式烹飪。這樣不僅能去除腥味,還能使魚肉更加緊實不散。對于老年人,清蒸、紅燒或做湯都是不錯的選擇,避免油炸等高油脂烹飪方式。
豆類飄香,營養全面
"豆腐白,豆腐嫩,豆腐營養價值高。"春季是享用各種豆制品的好時節。在傳統觀念中,春季陽氣上升,適合食用性平的豆類食品來平衡體內陰陽。
豆制品富含優質植物蛋白和異黃酮,后者對預防老年人骨質疏松和心血管疾病有積極作用。尤其是對于乳糖不耐受的老年人,豆漿是理想的牛奶替代品。
春季的豆制品做法多樣,除了豆腐、豆漿外,還有豆腐皮、豆腐干、腐竹等。我特別推薦一道簡單的春季豆腐羹:將嫩豆腐切小塊,與春筍、香菇一同燉煮,加入少量淀粉勾芡,最后撒上蔥花和胡椒粉。這道湯羹清淡爽口,營養豐富,特別適合老年人食用。
春季水果,酸甜可口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季水果要趁鮮。"第一季度即將結束,一些春季特有的水果也將逐漸退場,老年人更要抓住機會多享用。
草莓、枇杷、櫻桃……這些春季水果不僅色彩鮮艷,更是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的寶庫。
春季水果中的維生素C和多酚類物質,有助于增強老年人的免疫力,抵抗季節交替時的各種病毒侵襲。尤其是枇杷,自古就被視為潤肺止咳的良藥,對于春季容易咳嗽的老年人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天然藥物。
選購春季水果時,建議優先選擇本地應季水果,不僅新鮮度更高,價格也更親民。對于老年人來說,水果最好在兩餐之間食用,避免空腹食用引起胃部不適。
時光如水,轉眼間第一季度就要結束了。這個季節特有的美食,也將隨著時令更替而漸行漸遠。與其花大價錢購買各種保健品,不如帶著家中長輩,一起享用這些大自然賜予的時令珍品。
應季而食,不僅是對自然規律的尊重,更是對健康的負責。春筍的清脆、野菜的芳香、鮮魚的鮮美、豆制品的細膩、春果的酸甜……這些滋味交織在一起,構成了春天獨特的味道。
明天,我打算再回趟老家,陪父母一起去市場采購春末的食材,做一頓應季的美味。也許,這就是最好的"盡孝"方式——用美食傳遞愛,用時令表達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