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百度副總裁謝廣軍13歲女兒因不滿“素人”孕婦網友對韓國明星張元英的評價,最后直接出手“開盒”這位孕婦網友的隱私。
這起事件已經是半個多月前的事了,不過后臺仍有不少網友叫我捋一下這起事件的來龍去脈。畢竟該事件也是如今互聯網發達的背景之下,持續引發大眾對數據安全的擔憂的標志性事件。
什么是“開盒”?
“開盒”,就是利用非法手段獲得并公開曝光他人隱私數據與信息。隨著網絡暴力的升級,“開盒”逐漸從信息曝光演變為“人肉搜索+系統性暴力”的結合體。按照以往經驗來看,幾乎沒有什么辦法制止,“只能等言論自然平息”。
百度副總裁女兒開盒事件經過。
僅因一條微博評論,一位孕婦網友被某韓國女星粉絲開盒,將其真實姓名、電話、工作單位等個人隱私信息曝光在網上。
3月12日,一位博主發帖稱,一位韓國明星張元英“當天往返,魔鬼行程”。一網友在帖子下回復,認為該明星坐頭等艙,稱不上“魔鬼行程”。隨后,粉絲發現此回復,開始人身攻擊該網友。在發現該網友系孕婦后,詛咒其“生畸形兒”,并傳播對方的個人隱私信息。
3月15日到16日,該女星粉絲相繼開盒多位聲援孕婦的網友,其中的“開盒”主力被指出是百度副總裁謝廣軍的女兒。
至于為什么知道她是百度副總裁謝廣軍的女兒?因為他女兒在網上跟人吵架,微博也甩出爸爸月薪22萬的收入證明。
一個ID為“妳的眼眸是世界上最小的湖泊”(以下簡稱‘眼眸’)的用戶發布了當事人名字和身份證號?!?/p>
起初一位博主發文:
孕婦網友評論:
之后這名孕婦網友遭到
“開盒”:
遭到開盒后,當事人并未和“眼眸”發生爭吵,而是保留證據后舉報了相關內容。一名網友在“眼眸”評論區指出其開盒行為違法,對方卻稱自己在加拿大,暗示國內法律法規對其沒有影響。
網友通過“眼眸”發布的一張月薪22萬的在職證明,推斷其父親為百度副總裁謝廣軍。
3月17日晚,謝廣軍在朋友圈發文致歉稱,“我13歲的女兒在網上與人爭執,情緒失控下,把海外社群網站上的他人隱私信息發布在自己的賬號上,進而導致自己的個人信息也被曝光,引發大量負面言論擴散。作為父親,未能及時察覺并引導她正確處理問題,未能及時教會她尊重、保護他人及自己隱私,深感愧疚,向所有受影響的朋友鄭重道歉?!?br/>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
謝廣軍現任百度副總裁。
3月19日,百度舉行安全溝通會聲稱調查稱,謝廣軍女兒“開盒”的信息來源于海外社交平臺里一個名為“天網社工庫”的群組,而非百度泄露。
“社工庫”是一個隱秘的角落,它是非法販賣個人信息的“黑色產業鏈”中的一環。在這里,等待不超過1秒,即可免費獲取一個人的基本隱私信息,如果再花上幾百元,可以對他生活半徑里的所有隱私了如指掌。
被“開盒”的孕婦已報警。
3月18日,遭到其女兒開盒的孕婦當事人接受記者采訪表示,“我的信息被隨意揭露,讓我在互聯網上毫無安全感,只要我的言論讓別人感到不滿,就可以隨意公布我的信息,引導他人對我進行網暴,我感到很不安。”
當事人稱,自己18日已經向其所在地派出所報警。而對于謝廣軍在朋友圈的道歉,她表示不認可,“我希望他可以公開道歉?!?/p>
并且她已經與多名遭“眼眸”開盒的受害者取得聯系,目前已有兩人報警。她還表示,“眼眸”并非初次在飯圈“開盒”他人。
當事人取得的報警回執。(受訪者供圖)
“人肉開盒”再調查:網絡灰產隱秘升級,記者買到自己的秘密。
(以下文章節選來自南方都市報)
南都、N視頻記者調查發現,在海外社交平臺上這類群組并不少見。在單個群組內,短短一個小時,便有數百位網民查詢并披露他人的名字或手機號,基礎信息為機器人自動回復。若要更為隱秘的信息,則要添加“社工庫”的客服花錢購買。
南都、N視頻記者經同事授權后,花費300元便買到了其戶籍信息,有客服宣稱“其中240元是公安網站戶籍截圖的費用”。另一家服務商收費一致,并公然表示“我們的數據是實時的,和‘條子’合作三七開”,其提供的個人信息完全正確,其中住址包括前工作單位宿舍和現家庭住址,具體到樓棟。針對信息泄露,目前,南都記者的同事已在戶籍地湛江和居住地佛山進行報警,并在公安部官網下方的“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站”舉報。
其次,未成年人違法“開盒”,并不鮮見。2023年,B站通報稱,收到多位UP主舉報,有群體在境外平臺有組織地煽動用戶對站內UP主進行“人肉開盒”。該群體不僅在線上公開UP主個人信息,還對其進行一系列電話私信騷擾、網暴攻擊、不實惡意舉報等違法行為。
經公安機關查明,本次網暴侵權案件牽涉18個省市,共計40余人,主要活動人員為未成年人。
記者調查:“社工庫”收320元即可提供準確信息。
謝廣軍女兒如何獲取海外社群網站上的他人隱私信息?
南都記者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搜索“開盒”“人肉”等關鍵詞,發現不少包含隱晦話術的帖子。這些“黑話”中,“cx”即“普通查詢”,可查“個人信息三要素(姓名、手機號、身份證號)”;“lm”即“獵魔”,可查詢身份戶籍、開房記錄、快遞地址、貸款記錄、車牌車主、個人常用密碼等。
上述帖子的信息,指向某海外平臺的社交群組,其置頂信息寫道,“發送身份證、郵箱、姓名、QQ號、手機號、微博ID、微信原始ID、企業統一信用編碼等,即可查詢。”在這個群組,只需要以上任何一條信息,便可獲悉個人隱私。
這種群組也被稱為“社工庫”,是黑灰產業從業者收集泄露的個人信息搭建的數據庫。南都記者看到,單個群組內多則28萬人,少則數千人。短短一個小時內,便有數百位網民提供名字或手機號,進行“開盒”。上千條個人隱私信息由機器人自動回復,暴露在群組中,包括QQ號、手機IMEI、所在城市等基礎信息。
若要獲得更加隱秘的個人信息,機器人會引導添加客服。一名客服向南都記者提供了一份“業務單”,其中包括查詢個人戶籍、婚史記錄、身份證正反面、名下房產、銀行卡流水、開房同住人員、出入境、個人軌跡、學籍學歷等信息。
南都記者經同事授權,聯系了一位客服,查詢其戶籍信息。“提供姓名、手機號可出身份證號,收費80元,公安網站戶籍截圖240元?!笨头ㄟ^支付寶收款后,不到一分鐘,便把戶籍信息發送過來,對于資料從何而來,其閉口不談。
這份資料一共有兩個版本,身份證號、出生日期均一致且正確。唯一的區別是戶籍地,一個為湖北省宜昌市,一個為廣東省湛江市。其表示,“戶籍截圖要等晚上才能回”。4個小時后,客服發來了戶籍截圖。
目前,南都記者已在戶籍地湛江和居住地佛山報警,警方第一時間聯系詢問情況。湛江市公安局霞山分局海頭派出所民警表示,該手法涉及技術問題,會把情況反饋給上級部門進行調查。
近年來,“開盒”行為時有發生。被“開盒”人面臨的,不僅是姓名、身份證號、家庭住址、手機號碼等個人隱私信息的泄露,還有被煽動網民們的侮辱謾罵、造謠詆毀,甚至騷擾其現實生活。
更讓人心痛的是,部分未成年人也參與其中。這無疑對被“開盒”人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也將未成年人的價值觀、道德觀引上歧途。整治“開盒”行為,還需從源頭上鏟除隱藏在“開盒”背后的網絡黑產,對于泄露他人隱私信息和數據的不法分子,加大懲處力度。相關平臺也要壓實責任,強化審核把關、升級監管手段、完善管理體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