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戰車縱橫 富士山“雛豹”

0
分享至

日本戰后主戰坦克的研發,伴隨著國外技術引進和國內技術突破,而在型號研發過程中,各種驗證車、原型車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車輛在日語中均稱為“試作車”。本文從這一獨特的視角入手,回顧日本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坦克研發之路,希望對進一步了解掌握日本坦克技術和發展思路有所幫助。

日本坦克技術起步較早,但由于國力、技術水平較弱,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坦克性能基本上處于全球墊底水平,雖然戰爭末期也提出過一系列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設計方案,甚至是百噸超重型坦克,但基本都是不切實際的腦洞大開產物。

加裝川崎重工64式反坦克導彈(ATM-1)的M24“霞飛”輕型坦克

刷有日本陸上自衛隊坦克師團標志的M4A3E8“謝爾曼”中型坦克(上)

日本坦克技術真正快速發展是從上世紀50年代以后。1954年日本組建陸上自衛隊,租賃M4A3E8“謝爾曼”中型坦克、M41“沃克猛犬”輕型坦克、M24“霞飛”輕型坦克等美式裝備,并從美國手中獲得了購買新型M47“巴頓”中型坦克的選擇權。不過,日本最終決定自己研發國產坦克,并在1953年開始了“試制中型特種車”(ST-A)的研究工作,最終發展成為日本戰后第一代國產坦克——61式坦克。

日本陸上自衛隊M41“沃克猛犬”輕型坦克,后方是日本60式自行無后坐力炮,采用獨特的雙管炮設計

很多人認為61式坦克是以美國M41輕型坦克為藍本進行大型化設計的。其實不然,日本在該型坦克開發中幾經波折,從試作車的設計制造就能夠看到日本坦克設計師們對于性能指標和技術思路的糾結。最初的要求是造一輛小而輕的坦克,可以在標準站臺上由鐵路平板車運載,戰斗全重最多25噸,裝有一門90毫米線膛坦克炮,能夠在1000米射程外擊毀蘇制T-34/85中型坦克。在隨后的開發階段,為了進一步提高防護能力,將戰斗全重放寬到了35噸。全面的開發實際上始于1955年,1956年12月交付了第一輛STA-1號試作車,1957年2月到1959年11月先后又造出了STA-2、STA-3、STA-4等三輛試作車。

STA-1(上)和STA-3(下)試作車的對比,前者采用7對負重輪,車身長且低矮;后者采用6對負重輪,車身略高且短,可靠性更好一些

保存下來的STA-2B試作車,加強了炮塔正面防護

日本歷來有關鍵技術預研的習慣,這是在61式坦克研制前進行的DL2T水冷柴油機和傳動系統的測試畫面

每輛車的造型都不一樣。比如最初的STA-1號試作車,設計小組的理念是讓坦克盡可能低矮,以提高隱蔽性。他們采用后置發動機前置驅動系統的設計,需要一根長長的驅動軸從炮塔下方穿過,為了保持低矮的整車外形,就設計了比發動機艙頂甲板還要低矮的炮塔座圈,導致造出來的坦克又矮又窄又長,甚至使用了7對負重輪和4對托帶輪。顯然,這是一種并不成功的試作車。STA-2號試作車與STA-1號車同時制造,其設計小組更加務實,將車體抬高,炮塔座圈與后部發動機艙頂部持平,不但更加方便安置下方的驅動軸,還使得整車長度進一步縮短,代價則是比STA-1號車高了一些。相比而言,該車的機械可靠性大幅提升,在水網稻田中的操作性也更好,因為日本有大量水稻田,日本陸上自衛隊設想將沉重的蘇聯重型坦克引入水網稻田中與其周旋。

在對比之下,日本陸上自衛隊顯然選擇STA-2號試作車的思路進行新坦克的研發。在此基礎上,又造出了STA-3號試作車,主要用于測試自動裝彈機和遙控高射機槍,但由于這些設備成本較高,因此并沒有得到實際應用。STA-4號試作車可以說是61式坦克的原型車了,修改了大量細枝末節的地方,戰斗性能大幅提升,外觀上最大的特征是炮塔上裝有一個類似于美國M60A1主戰坦克的車長指揮塔,將高射機槍整個包裹在其中,但同樣是從成本和制造方面考慮,這一設計并沒有延續到量產的61式坦克上,后者僅保留了指揮塔,但將機槍仍然架在指揮塔上,需要人露出身子操作,雖然安全性差了些,但機槍的射界打開了。除此之外,還在STA-2號試作車基礎上造了一輛強化裝甲防護的STA-2B號試作車,尚不清楚是重新制造還是STA-2號的改裝,其炮塔防盾外加裝了附加的鋼裝甲。

STA-4號試作車最終發展成為了61式坦克,1962~1975年共生產了560輛。61式坦克主要武器是一門90毫米線膛炮,可以發射超速脫殼穿甲彈、空心裝藥破甲彈和碎甲彈,彈藥基數45發。此外還配有12.7毫米高射機槍和7.62毫米并列機槍各一挺。車體采用軋制鋼裝甲焊接而成,炮塔為鑄造,車體后部裝有一臺四沖程V型12缸立式氣冷柴油發動機,戰斗全重35噸,乘員4人,最大速度45千米/小時。在61式坦克基礎上還研發了67式裝甲架橋車、70式坦克搶救車。

61式坦克解決了日本國產坦克的有無問題,但由于其以蘇制T-34/85中型坦克為假想敵研制,在面對T-54/55、T-62等蘇聯新一代中型坦克時就明顯感到吃力,而日本陸上自衛隊的最大任務就是防止蘇聯部隊從北海道登陸日本。1963年,新一代主戰坦克的研制需求明確了下來,其核心是選擇當時剛剛出現的西方標準105毫米線膛坦克炮;戰斗全重小于35噸,同樣是出于當時日本鐵路運輸貨運列車的極限重量;搭載強勁的新型發動機等。但是直到1964年,陸上自衛隊對于新坦克研制還是猶豫不決,在改進61式坦克和全新設計制造新坦克之間搖擺不定。到了1965年,陸上自衛隊最終決定重起爐灶研制新型坦克。

61式坦克在日本民間人氣很旺。青春文學“《我們的7日戰爭》中就有這種坦克的出場,1988年被搬上大熒幕,又稱“翹課大作戰”,近期又推出了動畫作品

61式是日本戰后研制的第一種國產坦克,最初瞄準的是超過蘇制T-34中型坦克,但很快就發現落后于時代了

要造新坦克,發動機必不可少。新發動機的研制早在1956年就已經開始,甚至早于61式坦克服役。第一臺4缸200馬力的4ZE原型發動機于1960年完成,隨后不斷改進升級,到1967年生產出了600馬力的10ZE型發動機。1966年制造完成了一輛無炮塔的STT試作車(動力測試臺)用于測試新研制成功的液氣懸掛系統,由于此時新發動機還未試制完成,因此該車搭載了61式坦克的發動機。STT試作車最初的測試很不順利,液壓控制系統接連出現故障,事實上瑞典的Strv.103無炮塔主戰坦克是世界上第一個將液氣懸掛系統實用化的坦克,但參與STT研制生產的三菱重工設計師們無法參考它,因為當時這種瑞典坦克還沒有造出來,所以說三菱重工的液氣懸掛系統也算是了不起的創新。1967年,換裝了新發動機的STT試作車開始投入測試,該車表現良好,很多故障得到了消除,車上還搭載了試驗炮塔,并進行了射擊測試。STT試作車的各種測試一直持續到1969年。

74式坦克研制初期的STT試作車,最初是無炮塔動力測試平臺,后來安裝了一個假炮塔和真火炮,還進行過火力測試

STB-1試作車裝有從英國引進的L7線膛炮,但為了裝入該車,日本自行改進了后膛部分和炮閂

在東富士演習場進行行走試驗的ST-B2樣車

1968年3月,新型坦克全尺寸模型被制造了出來,除了外部已經與后來的74式主戰坦克很像外,內部結構也制作得非常精良。不久后,第一批次2輛試作車被生產出來,分別是STB-1號車和STB-2號車。STB-1號車安裝有帶遙控裝置的高射機槍,可以看成是現代遙控武器站的雛形,其炮塔比后來的量產型要小一些,外形也有差異。該車于1969年進行了機動性測試,到1970年9月這段時間里進行了大量部隊使用測試,1970年10月首次向媒體公布,并參加了日本陸上自衛隊的閱兵活動。第二輛STB-2號車于1969年7月開始機動測試,到1971年2月開始進行其他方面的測試,該坦克并未向公眾展示。三菱重工后來又制造了第二批次4輛試作車,分別是STB-3~6號車。這些車的主要任務是在首批次試作車的基礎上按照量產標準進行簡化設計、降低成本并提高可靠性。比如廢棄了遙控高射機槍,將機械控制的液壓系統改為電子控制等。STB-3號車從1971年8月到1973年4月進行了測試,STB-4號車從1971年9月開始進行測試,高射機槍從炮塔左側換到了右側。STB-5號車和STB-6號車于1971年10月至1973年2月進行了測試。這樣,到1973年4月所有試作車都完成了測試任務,并于次月開始進行新坦克的小批量生產,1974年9月最終定型為74式主戰坦克。

74式是日本在戰后研制的第二代主戰坦克。從1973年到1990年先后生產了873輛,目前仍然部署在陸上自衛隊的各師團中。日本在設計74式主戰坦克的時候,充分考慮了國內山多、田多、河流湍急、士兵平均身高較矮等特點,與同時代的其他坦克相比更加低矮緊湊,甚至趨近于蘇制T-54/55、T-62中型坦克的設計思路,目標較小、易于隱蔽。同時,創新性地采用了液氣懸掛,車體距離地面可以從0.6米降低到0.2米,就像一只待發的獵豹,更適合打伏擊戰,也符合日本抗登陸作戰的作戰思路。74式主戰坦克裝有一門引進的英制L7A3型105毫米線膛炮,但后膛部分和炮閂采用日本國產部件,以適應炮塔較小的內部空間,配用脫殼穿甲彈和碎甲彈,彈藥基數51發,輔助武器為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和一挺7.62毫米并列機槍。火控系統包括雙向穩定器、激光測距儀和彈道計算機等,并裝有主動紅外夜視/夜瞄裝置,夜間有效視距達到1200米,比同時代的蘇聯坦克夜視性能好不少。裝甲方面采用高錳、鎳、鉻等合金材料,防護力比61式坦克有很大提升。74式坦克戰斗全重38噸,超過了最初定的35噸指標,但在同時期投入服役的各國坦克中仍然屬于較輕的型號,乘員4人,最大速度60千米/小時,公路行程500千米。

74E主戰坦克,這是量產型中最先進的型號,外觀上最大的特征是在炮塔尾部有個大型儲物籃

74D型主戰坦克,火炮外加裝了帶熱護套,車首裝有附加裝甲

74式坦克在裝備部隊后,還進行了多次升級。早期的型號被稱為74A型主戰坦克。74B型豐富了彈藥種類,可以發射曳光脫殼穿甲彈(APDS-T)、曳光尾翼穩定脫殼甲彈(APFSDS-T)、碎甲彈(HEP)、曳光破甲彈(HEAT-T)等彈藥。74C型采用了新型的雙色迷彩涂裝,具有一定紅外隱身能力。74D型在炮管上安裝有新型熱護套。74E型可以使用新型曳光多用途高爆彈(HEAT-MP-T),外觀上與早期型號的差別是炮塔尾部有一個大型的屏蔽吊籃,可以裝更多的東西,甚至將發動機艙給遮蓋了,而早期的這個吊籃要小很多呢!74F則采用了新的負重輪。1994年,日本陸上自衛隊對74式坦克進行了大規模改造,被稱為74G。主要改裝包括將夜視儀由主動紅外夜視儀改為新一代的被動式熱成像系統;增加了激光報警裝置;增加了目標自動追蹤裝置;彈道計算機和全部電子設備都從模擬式換成了數字式;在尾部主動輪外增加了限位環,防止履帶脫落;還首次增加了炮塔附加裝甲和側裙板,使得外觀變化很大。不過,這種74G坦克僅制造了4輛,而且全套裝有附加裝甲的僅有1輛試作車。后來日本覺得全面改裝74式坦克會花費一大筆錢,加上此時新一代的90式主戰坦克已經開始量產,最關鍵的還是冷戰已經結束,威脅北海道的蘇聯紅海軍和“鋼鐵洪流”已經不復存在了,因此日本最終決定放棄74G坦克的改進計劃。



74G共造了4輛試作車,其中主要特征是安裝了主動輪的限位環以解決“掉鏈子”問題,還有一輛全面加強了裝甲防護,猶如另外一種坦克

在變型車方面,74式先后發展出了78式裝甲搶救車、87式自行高炮、91式重型突擊橋等型號。

1975年,日本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開始主持研發新一代主戰坦克,要求配備120毫米滑膛炮、先進火控系統、1500馬力動力組、新開發的陶瓷復合裝甲和激光告警系統等。與ST-A和ST-B兩個項目代號一樣,新型坦克也有一個全新的代號叫做NT-K,意思是“新坦克”,但試作車卻被賦予了TK-X的代號,其首輛試作車與后來的90式主戰坦克外形差距很大,在日本未全面公開前,各國認為這是一種全新的主戰坦克型號,賦予了88式主戰坦克的稱謂,認為其水準達到準三代主戰坦克水平。

日本于1977年制造了新的TTB測試臺,用于進行90式坦克各部件的初步測試(以上四圖)

TKX-0001號車的駕駛員位于車體前部中心位置(上)

保存在東京朝霞駐地陸上自衛隊公眾交流中心的TK-X-0002號車,外形已經接近90式,仍然采用74式坦克的三聯裝煙幕彈發射裝置(右)

在制造TK-X試作車前,日本于1977年制造了新的TTB測試臺,用于進行各部件的初步測試。1980年,正式向三菱重工訂購了第一批2輛試作車,先后于1982~1985年間制造。其中TKX-0001號是首車,也最具有特色,與后來的90式完全不同。從當年公布的TKX-0001號車性能數據看,其戰斗全重43噸,乘員3人,車長7.45米,車寬3.43米,車高2.3米,彈藥基數40發,最大公路速度70千米/小時。

該車車體與M1A1“艾布拉姆斯”非常相似,駕駛員位于中心位置,而90式主戰坦克的駕駛員位于車體前部左側。該車車體裝甲傾斜角更大,炮塔也遵循類似設計理念,炮塔頂部呈85度傾斜,旨在讓炮彈跳彈,更像是韓國的K-2“黑豹”主戰坦克或法國“勒克萊爾”主戰坦克的炮塔。炮塔上方的觀瞄系統比較復雜,光學和火控系統均由尼康光學和富士通公司開發,與90式坦克相比,試作車熱成像觀瞄系統能夠為車長提供白天和夜間360度的戰場周視視野,而90式僅允許車長通過炮長的熱成像通道進行觀察。由于要試驗這些電子設備,試作車的炮塔尾部安裝有外置的冷卻罐,但這樣就不能安裝自動裝彈機了。

TKX-0001號車最大的特點是安裝了日本國產的120毫米滑膛炮,而不是90式坦克上特許生產的德國萊茵金屬公司Rh120 L/44型120毫米滑膛炮。這種國產炮由三井旗下的日本制鋼所(JSW)研制,炮口裝有校準裝置,可隨時修正因身管彎曲造成的誤差,校準炮身和瞄準鏡光軸的重合度。大金工業(DAIKIN)于1977年開始研制國產120毫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PFSDS),內含極高硬度的鎢合金彈芯,能夠在2千米處垂直穿透500毫米均質鋼裝甲。此外,小松工業也根據美制M431尾翼穩定桿式破甲彈(HEAT-FS)的技術特點開發了新型破甲彈(HEAT-MP),飛行速度1200米/秒,破甲厚度600毫米。在設計中,這些炮彈都是半可燃或可燃藥筒,裝在炮塔后部的彈倉中,通過自動裝彈機可以在火炮各個角度進行裝填,這個功能是在后續的試作車中實現的。此外,日本制鋼所和大金工業還共同開發了一門135毫米大口徑滑膛炮,TKX-0001號試作車上安裝的大尺寸防盾就預留有安裝135毫米滑膛炮的空間,大金工業的一位首席設計師透露,其炮口速度能夠達到2000米/秒。盡管國產火炮具有優勢,但由于預算限制,兩種國產火炮都被擱置,轉而采用更便宜的德國Rh120滑膛炮,但那門國產120毫米滑膛炮卻可以看成是現在10式主戰坦克上所用國產滑膛炮的前身。

TKX-0004號車于1987年8月制造,主要用于機動測試,已經裝了量產型用的車長周視瞄準鏡。目前保存在前川原駐地的陸上自衛隊干部候補生學校

TKX-0005號車于1988年4月制造,拆除了觀瞄系統,目前保存在陸上自衛隊土浦駐地兵器學校

TKX-0001號車還采用了二沖程1400馬力柴油發動機,由于使用了渦輪增壓和中冷技術,功率比74式坦克提高了一倍。此外還安裝了液氣加扭力軸的混合式懸掛系統。坦克的防護則要求炮塔正面在2000米距離上不被120毫米坦克炮彈擊穿,同時要求戰斗全重控制在43噸以下,因此其主裝甲用了三菱重工研制的一種陶瓷和裝甲鋼組成的復合裝甲,炮塔采用全焊接結構。

TKX-0001號車于1982年制造完成,TKX-0002號車則拖延到1985年才完工,其外形在吸取了TKX-0001號車的經驗后進行了大幅改進,已經趨近于后來服役的90式主戰坦克,但最初安裝的還是日本國產120毫米滑膛炮。兩輛試作車于1983年10月至1986年10月期間進行了全面測試,累計進行了11000千米的機動測試,發射了約1220枚各型炮彈,日本得出的結論是火炮性能要優于德國的Rh120滑膛炮,但是從成本和技術風險出發,1985年7月日本陸上自衛隊還是決定使用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Rh120滑膛炮,目前保存在東京朝霞駐地陸上自衛隊公眾交流中心的TK-X-0002號車就已經換成了德國炮。

1987年8月,住友商事株式會社進口了10門萊茵金屬公司的火炮來支持后續試作車和初量產車生產之用。第二批試作車的生產從1986年開始,一直持續到1988年,總共制造了4輛試作車,全部使用萊茵金屬公司的火炮。TKX-0003號車于1987年8月制造,主要用于裝甲防彈測試,然后被拆除。TKX-0004號車于1987年8月制造,主要用于機動測試,保存在前川原駐地的陸上自衛隊干部候補生學校。TKX-0005號車于1988年4月制造,該車在90式坦克研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保存在陸上自衛隊土浦駐地兵器學校。TKX-0006號車于1989年1月制造。這些試作車還有一個外觀特點,其采用的是74式坦克的三聯裝煙幕彈發射器,而不是后來90式坦克的四聯裝煙幕彈發射器。該批次試作車在1987年9月至1988年12月期間進行了測試,并在1989年2月至1989年8月期間由陸上自衛隊富士教導團進行了部隊測試,包括水下駕駛、核生化防護、使用高射機槍進行防空射擊以及彈藥、油料補給等,第二批次試作車共進行了20500千米機動測試,試射炮彈3100發。最終,新坦克于1989年12月15日通過測試,于1990年8月6日被命名為90式主戰坦克投入使用。

量產型90式主戰坦克,注意其采用的是4聯裝煙幕彈發射裝置

與90式坦克同步研發的90式坦克搶救車

90式主戰坦克是日本戰后研制的第三代主戰坦克,1997年更是登上了全球十大主戰坦克的榜首,此后數年也一直處于前三位置。90式坦克由于采用了自動裝彈機,乘員僅3人,車長9.76米,車寬3.43米,車高2.34米,戰斗全重達到了50.2噸,遠比61式和74式更重,也是日本坦克大型化的標志,因此在除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各地行駛更具挑戰性,但事實上隨著日本道路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超過65%的主要橋梁仍可以通過90式坦克。90式坦克也是當時世界上單價最高的坦克,由于日本陸上自衛隊裝備量不多,也沒有出口途徑,導致其單位成本約為每輛7.9億日元,按照當時匯率約為740萬美元。1990年至2009年間共生產了341輛90式坦克,平均年產量為19輛。冷戰后日本開始削減國防預算,并制定了縮減坦克部隊規模的計劃,平成16年(2004年)制訂的防衛計劃大綱中,陸上自衛隊主戰坦克數量由900輛砍至600輛左右,重裝師團也逐漸被機動性強、反應迅速的快速反應部隊替代,90式坦克的生產因此放緩,其部分預算被轉移到新型10式主戰坦克研發上。90式坦克的變型車不多,僅有一款90式坦克搶救車。

日本陸上自衛隊在對現有74式、90式坦克評估后發現,其內部空間不能滿足加裝C4I系統的需求,電子設備供電能力也不足,而如果引進其他國家的新型坦克,又普遍比90式坦克體積還要大,戰斗全重基本上超過60噸,也不具備陸上自衛隊可以直接使用的C4I系統,并不適合日本國內使用。基于上述原因,日本陸上自衛隊認為研制新型坦克是適當的。

和此前新型坦克研制一樣,日本首先開展的是關鍵技術預研。90式坦克的TKX-0001號試作車被拋棄后,其采用的國產120毫米滑膛炮并沒有停止發展,而是轉為新型滑膛坦克炮的技術儲備。從1996年到2000年,日本以“未來火炮彈藥研究”的名義進行新型坦克炮和穿甲彈研制。為了減輕火炮的重量并增加膛壓,設計人員采用了新型炮鋼材料、薄壁和新型腔內鍍層等技術,并開發一種特殊的炮口制退器,以減少火炮后坐力。從1998年到2000年,日本以“未來車輛裝置研究”為題,對新型坦克的各種裝置進行了研究,并用90式坦克的TKX-0006號試作車改裝了一輛“未來作戰車輛評估試驗臺”(TTB),用于測試車輛電子設備和乘員布置。有意思的是,駕駛員和炮手可以乘坐在車輛底盤的兩側,前部有三個顯示器,旨在測試無人炮塔系統,但炮塔也配備有車長座和炮長座,因此是通過多種車組乘員的布局來決定最科學的乘員安排方案。此外,在TTB上還測試了新型發動機、無級自動變速箱等動力系統和光電系統。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新型坦克的試作車生產從2002年開始,并延續了90式試作車的TK-X代號,由于此時日本坦克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因此并沒有出現像此前試作車和量產車差別很大的情況。2004年第一輛試作車完工,于2004年9月進行了炮塔測試,同年10月進行車體測試,11月進行了組裝,車體編號99-0214。但后來的生產有些情況混亂。按照相關資料顯示,該項目共生產了2輛技術試作車和4輛原型車(原型車編號99-0237~99-0240),但也有資料顯示其中3號和4號輛原型車就是通過早期試作車改裝的,因此試作車數量應該是4輛。

10式主戰坦克的1號試作車

加強下防護的10式主戰坦克

試作車的首次公開亮相是2008年2月13日在神奈川縣相模原市技術研究本部陸地裝備研究中心舉行,此次亮相的車輛是同年1月剛剛完成的第2輛原型車。試作車和原型車于2004年至2008年進行了技術測試,比如在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札幌試驗場進行的爬山試驗,在下北試驗場進行的射擊試驗等。2007年至2009年交付部隊組成坦克排進行使用測試。2010年,該車正式定型為10式主戰坦克。同年,舉辦了紀念富士學校和富士駐地成立56周年的活動(俗稱富士學校節),隨后舉行了紀念兵器學校成立58周年的富士綜合火力演習(俗稱兵器學園祭),第4輛原型車在檢閱儀式上亮相。

10式主戰坦克是日本陸上自衛隊第四代主戰坦克,將全面代替74式主戰坦克和部分代替90式主戰坦克,在機動性、防護性、火力性等方面都有顯著增強。該車戰斗全重48噸,車長9.4米,車寬3.2米,車高2.3米,可以通過鐵路平板車運輸。炮塔配備了自動裝彈系統,乘員3人,配備一門國產120毫米L/44滑膛炮,由日本制鋼所制造,輔助武器為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和一挺7.62毫米并列機槍。車體配備了納米晶鋼、第四代模塊化陶瓷復合裝甲,附加裝甲模塊可以輕松拆卸和安裝,以改變保護級別,還配備了核生化(NBC)防護系統和自動滅火系統。10式主戰坦克配備了增強型火控系統和激光測距儀,可以攻擊靜止和移動目標,車載數字戰場管理系統能夠顯示所需信息來增強態勢感知能力。車長站配有全景瞄準鏡,安裝在炮塔右側,提供晝夜觀察和目標識別。坦克還擁有先進的傳感器系統和C4I設備,使其能夠與陸上自衛隊網絡中的其他坦克進行通信和共享信息,并在聯合作戰行動中與步兵部隊計算機網絡、團指揮控制系統(ReCS)進行協同。車上裝有水冷四沖程八缸柴油發動機和無級變速箱,發動機功率1200馬力,同樣采用了液氣懸掛系統,具有卓越的機動性,可以實現約70千米/小時的公路速度,行程約為440千米。



日本防衛省于2010年向主承包商三菱重工訂購了13輛10式主戰坦克的初量產型,這些坦克于2012年1月開始在日本服役,截至2020年5月共有76輛10式主戰坦克在日本陸上自衛隊服役,目前該坦克還在持續生產中。

聲明:個人原創,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整形面孔”在鏡頭前有多尷尬?看央視現代劇中的胡杏兒就明白了

“整形面孔”在鏡頭前有多尷尬?看央視現代劇中的胡杏兒就明白了

可樂談情感
2025-04-21 12:28:57
我國采購越南900萬噸大米,卻用霉大米以次充好,我國:一粒米都不要

我國采購越南900萬噸大米,卻用霉大米以次充好,我國:一粒米都不要

睡前講故事
2025-04-22 11:23:11
美股三大指數均跌超2% 特斯拉跌近6%

美股三大指數均跌超2% 特斯拉跌近6%

證券時報
2025-04-22 07:22:05
《蠻好的人生》口碑被董子健拉垮,網友選出該讓這8人演薛曉舟

《蠻好的人生》口碑被董子健拉垮,網友選出該讓這8人演薛曉舟

大歪歪
2025-04-22 16:38:01
CBA季后賽8進4G4結束了所有比賽,最新積分榜如下!

CBA季后賽8進4G4結束了所有比賽,最新積分榜如下!

薇說體育
2025-04-22 10:52:24
中美大結局要來了?特朗普果然不簡單

中美大結局要來了?特朗普果然不簡單

軍武亮劍
2025-04-18 20:00:03
更衣室危機!薩林杰賽后怒指更衣柜,8分表現難掩一丑陋事實

更衣室危機!薩林杰賽后怒指更衣柜,8分表現難掩一丑陋事實

酷侃體壇
2025-04-22 13:19:27
郭鳳蓮感嘆:要是按照陳永貴書記的設想繼續發展,大寨會走向何處

郭鳳蓮感嘆:要是按照陳永貴書記的設想繼續發展,大寨會走向何處

文史旺旺旺
2025-04-21 20:25:07
幾乎停止從烏采購!澤連斯基剛污蔑中國,中國反手公布糧食進口量

幾乎停止從烏采購!澤連斯基剛污蔑中國,中國反手公布糧食進口量

再遇歷史
2025-04-22 11:58:58
菜鳥教練不利于爭冠?楊毅:雷迪克G1過度緊張,連續暫停自亂陣腳

菜鳥教練不利于爭冠?楊毅:雷迪克G1過度緊張,連續暫停自亂陣腳

球盲姐
2025-04-22 21:11:27
75年,丁盛患病報告軍委請求療養,葉帥特別指示:就你不能去上海

75年,丁盛患病報告軍委請求療養,葉帥特別指示:就你不能去上海

百年人物志
2025-04-22 11:19:08
就在今天,保羅用20年書寫的季后賽得分紀錄,被倫納德打破了

就在今天,保羅用20年書寫的季后賽得分紀錄,被倫納德打破了

大西體育
2025-04-22 20:45:31
可悲!男子結腸癌晚期放棄治療,家里放著棺材等死,孩子不到一歲

可悲!男子結腸癌晚期放棄治療,家里放著棺材等死,孩子不到一歲

涵豆說娛
2025-04-21 20:30:00
動真格了?中國空軍大批軍機抵達埃及,美媒:美軍多名高官被解雇

動真格了?中國空軍大批軍機抵達埃及,美媒:美軍多名高官被解雇

阿紿聊社會
2025-04-20 20:40:23
CBA半決賽第一組對陣出爐:山西大戰北京 遼寧沖四連冠懸了?

CBA半決賽第一組對陣出爐:山西大戰北京 遼寧沖四連冠懸了?

籃球快餐車
2025-04-22 01:27:21
唐尚珺被舉報,并要求華南師范大學將其開除!本人回應了

唐尚珺被舉報,并要求華南師范大學將其開除!本人回應了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2025-04-22 17:33:51
上海家長圈中悄然流傳,神秘兮兮的…果然有貓膩

上海家長圈中悄然流傳,神秘兮兮的…果然有貓膩

看看新聞Knews
2025-04-22 12:34:04
中美交鋒,俄官員越看越激動,俄專家:不知中國新炮彈值多少錢

中美交鋒,俄官員越看越激動,俄專家:不知中國新炮彈值多少錢

界史
2025-04-22 11:43:01
成都樓市起飛上天了,成都待售二手房從179526套增加到184897套

成都樓市起飛上天了,成都待售二手房從179526套增加到184897套

有事問彭叔
2025-04-22 00:15:28
你的牙齒正悄悄掉光!罪魁禍首被揪出,醫生勸你別再拖了

你的牙齒正悄悄掉光!罪魁禍首被揪出,醫生勸你別再拖了

醫護健康科普
2025-04-22 09:05:48
2025-04-22 22:12:49
養牛的大昆
養牛的大昆
人一輩子不容易,該努力就別安逸!每天分享我回村養牛創業的生活!
77文章數 238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軍事要聞

普京三年來首次向烏克蘭發出“和談邀約”

頭條要聞

游客大理買瓜稱170克手機稱重0.34千克 被諷"憨鴕鳥"

頭條要聞

游客大理買瓜稱170克手機稱重0.34千克 被諷"憨鴕鳥"

體育要聞

當今足壇最瘋的門將,能有多離譜?

娛樂要聞

大s兒女回京!張蘭氣場全開汪小菲談養老

財經要聞

宜賓銀行與五糧液集團頻繁關聯交易

科技要聞

美團騎手親述:京東外賣單子傭金高卻難搶

汽車要聞

捷途山海T2加長版/山海L9等 捷途新車展前亮相

態度原創

教育
時尚
旅游
親子
家居

教育要聞

鬧大了!華師一附中“丘班”全省掐尖,遭湖北全省重點高中圍剿

無用之書·共讀 | 隨機波動:讀書是一種隔空的擁抱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親子要聞

新聞8點見丨北京首批托育“科班生”來了;解碼“天工”奪冠秘籍

家居要聞

動靜結合 休閑娛樂并存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都县| 庆云县| 五台县| 清丰县| 城口县| 大港区| 佛教| 康定县| 濉溪县| 张家界市| 仪征市| 始兴县| 金昌市| 同心县| 徐汇区| 上饶县| 图木舒克市| 曲松县| 乌鲁木齐市| 武宣县| 旬阳县| 龙陵县| 康乐县| 墨玉县| 南康市| 苍南县| 神池县| 彭山县| 临朐县| 旬邑县| 汨罗市| 龙泉市| 区。| 石门县| 凤城市| 申扎县| 岑巩县| 奉化市| 宁河县| 峡江县| 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