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晨陽 環球時報記者 馬俊】日本與美國近來在軍事整合方面的動作不斷。繼日本防衛省于3月24日正式成立與駐日美軍配合的常設機構“統合作戰司令部”,統一指揮陸海空日本自衛隊外,日本《產經新聞》6日又爆料稱,去年2月的日美“利刃2024”聯合演習中,還首次以“爆發臺海沖突”為背景,演練在“統合作戰司令部”司令指揮下“與解放軍交戰”。
“向中國登陸艦隊發射導彈”
日媒報道稱,日本自衛隊與美國軍方在去年2月舉行的“利刃2024”聯合指揮所演習中,以“臺海沖突爆發”為背景展開電腦兵推。6日公布的該演習大綱顯示,“日美對解放軍軍艦發動導彈攻擊”。臺灣《自由時報》6日稱,這是日美聯合演習中首次針對“臺灣有事”展開推演,“演習的結果反映在未來日美的聯合作戰計劃中,后者是自衛隊和美軍在緊急情況下行動的指導方針”。
《產經新聞》稱,“利刃2024”聯合演習設想在統合作戰司令部司令統一指揮陸海空自衛隊前提下進行演習,顯示日本防衛省早就開始為今年3月正式成立的統合作戰司令部作準備。
日美“利刃2024”聯合演習現場
日本憲法對自衛隊的軍事行動有明確限制,日本無法隨意出動自衛隊參戰。《自由時報》稱,這次演習是日本有意測試在遇到所謂“存立危機事態”時,如何行使集體自衛權。所謂的“存立危機事態”,是日本在2015年通過安全保障法時新增的規定,即在日本沒有遭受到直接攻擊,而是在美國等盟友遭受武力攻擊時,日本政府也可以判斷是否符合“威脅到國家存立”“國民生命與自由被顛覆”,若是滿足一定條件,就能行使部分集體自衛權。
《產經新聞》稱,該演習中“臺灣有事”被認為是“威脅日本生存”,“日本基于集體自衛權使用武力的條件得以確立”。隨即美軍要求“對通過臺灣海峽的解放軍登陸艦隊發動攻擊”,“日方接受了請求,出動航空自衛隊戰斗機,發射空對艦導彈襲擊了解放軍運輸船”。報道還提到,當時自衛隊內部有意見認為,比起通過臺灣海峽的解放軍登陸艦隊,應該優先攻擊解放軍航母。但演習評估認為,解放軍現役航母的威脅程度較低,因此未列為優先攻擊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聲稱的“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已經遭到中國方面的多次駁斥。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3月赴日本期間,同多名日本政要談及臺灣問題,強調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對臺灣問題作出明確規定,必須嚴格履行,不容模糊倒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3月24日也強調說,所謂“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中日聯合聲明》不具法律約束力”的謬論將嚴重侵蝕中日關系政治基礎,不僅大錯特錯,而且十分危險。中方敦促日方重信守諾,審慎處理臺灣問題,以實際行動維護中日關系改善發展勢頭。
神秘的日美“利刃2024”聯合演習
之所以一年多以前的“利刃2024”聯合演習細節現在又被翻出來,就是因為該演習此前曾引起軒然大波。
去年2月1日,美國印太司令部宣布“利刃2024”聯合演習正式啟動。美軍方的新聞稿稱,“利刃2024”聯合演習計算機模擬演習旨在“演練在發生危機或突發事件時的響應”。美日“利刃”系列指揮所演習與“利劍”系列野外訓練演習交替進行,與以往的不同之處在于澳大利亞首次參加了“利刃2024”演習。該演習地點包括位于東京的駐日美軍司令部和日本防衛省,以及位于夏威夷的印太司令部。
掛載ASM-3反艦導彈的日本國產F-2戰斗機
當時美國《星條旗報》稱,這次演習比過去的類似演習更緊密地與美國太空司令部和網絡司令部聯系在一起。但沒有提供參與演習的部隊人數,也沒有提供有關演習場景的詳細信息。五角大樓發言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我們不討論具體的演習場景”,僅表示“‘利刃2024’為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提供了一個現實的訓練環境”,以應對各種危機和突發情況。
日本共同社當時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話稱,該演習主題圍繞臺海發生所謂“緊急情況”進行,和以往使用模糊地圖以及代號指代假想敵不同的是,此次演習使用了真實的地圖,并將假想敵首次直接標注為中國。
《日本時報》當時還提供了更詳細的介紹。報道稱,日美之間有多項針對突發事件的共同作戰計劃,其中關于所謂“臺灣有事”的作戰計劃草案于2023年年底完成,“利刃”的演習結果也將反映在草案中。正式版本計劃于2024年年底制作完成,并將在2025年的“利劍”演習中進行實際演練,以驗證作戰計劃的有效性。報道還稱,為避免計劃泄露引起反彈,日美以往在演習中使用的地圖與實際國家的地形略有不同,而此次演習使用的是實物地圖。
當時有關“日美演習首次將中國列為假想敵”的報道引發輿論風波后,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第一時間向日方表達嚴重關切,闡明嚴正立場。日方則向中方做出澄清,表示“有關報道不屬實”。
日美軍事整合動作不斷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日本和美國在軍事整合方面的步伐不斷加快,并持續提升裝備的互操作性。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軍事專家表示,除了在指揮架構方面進行整合,美日在武器裝備方面也動作不斷。日本自衛隊的進攻性軍事裝備此前一直受到美國的限制,但近年來美國不斷在此方面“松綁”,強化日本的遠程攻擊能力。例如《產經新聞》提到“演習中航空自衛隊模擬向解放軍登陸艦隊發射反艦導彈”,實際上日本航空自衛隊的主力美制F-15J戰斗機被閹割了對地、對海精確打擊能力,因此多年來只能靠國產F-2戰斗機執行反艦作戰,配備的也是日本自行研制的ASM-2和ASM-3反艦導彈。但近年美國宣布批準對日本的F-15J戰斗機的全面升級,并允許出售先進的遠程武器。此外,美國還批準向日本提供400枚“戰斧”巡航導彈,同時為日本研制的高超音速導彈提供測試場,美國這些舉動都將大幅加強日本的進攻能力。
日本航空自衛隊宣布接裝了首批3架美制F-35A隱形戰斗機 資料圖
日本航空自衛隊4月4日還宣布,中部航空方面隊第6航空團旗下第303飛行隊近日接裝了首批3架美制F-35A隱形戰斗機,這也是日本航空自衛隊第三支開始換裝這種先進隱形戰斗機的部隊。目前日本已訂購147架F-35戰斗機,包括105架F-35A和42架F-35B。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