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冠1/4決賽首回合拜仁1-2不敵國米之后,次回合去到梅阿查的拜仁真的沒有機會了嗎?想必并不是。
畢竟,在歐冠已經沒有了客場進球優勢的規則下,也在拜仁只落后一球的情形下,更在拜仁本賽季場均能夠打進2.68球的情形下。打平國米進入加時或點球甚至直接逆轉國米,并非沒有可能和機會。
但在需要巨星發揮而更是見證巨星舞臺的歐冠,拜仁在本場的短板卻被無限放大。而在這其中,作為拜仁隊史第一身價的凱恩,無疑可堪稱本場拜仁失利的一大罪人。
畢竟,在需要的時候不能挺身而出,那么凱恩如何對得起這曾經1億歐元的轉會費和隊內最高的薪水呢?
也許,凱恩上半場能夠打進那一球的話,本場比賽的走勢會完全不一樣
上半場第26分鐘,禁區內得球的奧麗塞輾轉騰挪之后將球精準送到了無人盯防的凱恩腳下,而此時直面索默的凱恩無疑獲得了一個機會絕佳的單刀球機會,凱恩順勢右腳兜射遠角,皮球擊中了門柱外側彈出底線,拜仁遺憾錯失了本場除進球之外的最好機會......
正因此,本場比賽最經典的畫面也由此誕生了--凱恩遺憾跪地嘆息,索默逃過一劫心驚膽戰!
可如果這樣一次射門轉化成為了進球,本場比賽的走勢就會完全改變。但可惜的是,這一切并未能成為現實。回想歐冠1/8決賽首回合拜仁主場3-0完勝勒沃庫森的比賽中,凱恩在第9分鐘出其不意的頭球破門,完全就可以印證把握機會能力更強的球隊和率先取得進球的一方,無疑將會在之后的比賽中占據優勢。
可凱恩卻未能連續把握機會幫助拜仁取得領先,而反觀勞塔羅卻一擊致命幫助國米在客場率先建立了領先。
那么,到底怎樣的發揮才能定義為巨星的問題,想必本場的凱恩給出了答案--把握住僅有的機會改變戰局,才是符合巨星標志的一個重要前提。但不幸的是,即將年滿32歲的凱恩,目前還不能算是巨星。
而這或許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凱恩生涯無冠的情形--足球雖然是11人的團隊運動,但很多時刻,其實決定最終結果的,往往就是那一個人和一粒進球。
敢問孔帕尼,不首發穆勒到底是為何?管理層的老眼昏花,難不成主帥也要一路走到黑?
雖然穆勒的進球并未幫助拜仁最終保住平局或拿下勝利,但對于想要進球的拜仁而言,增加一個標準的二前鋒來提升禁區內的威懾,難道不比使用格雷羅這樣一位邊后衛更有效果嗎?
客觀而言,本場的拜仁在歐冠主場連續22場不敗的紀錄被終結并非什么嚴重的錯誤,而首發選擇用格雷羅其實也尚能理解。但半場為何不直接調整陣容而等到第75分鐘才替換穆勒,就一定是孔帕尼的問題了。
沒有了穆夏拉的拜仁,需要的是一位在前場能夠連接隊友的球員。但很明顯的情形卻是,格雷羅并不符合這一要求。加上拜仁下半場多次起高球找禁區內高點的情形來看,穆勒不也是比格雷羅更好的選擇嗎?
毋庸置疑,本場拜仁發揮最好的球員是奧麗塞。他的突破和傳遞總能找到隊友并創造出最佳的機會,但似乎始終缺少了一個連接點的拜仁,也總是距離進球差一步。
況且,頻頻后撤接應中場的凱恩,無疑也讓拜仁的禁區出現了空白而難以實質性威脅到國米球門。那么換上穆勒不就解決這一問題了嗎?
更不用說的是,憑借本場進球,穆勒已成為歐冠賽場進球第6多的球員。既能接應而又能進球,那么請問不過38歲的孔帕尼,一位少帥竟然都沒有如此魄力進行調整嗎?
最后請問基米希,一路跟著勞塔羅都未能進行攔截的你,還有什么資格怒吼隊友呢?
如果這個角度看不清,或許可以再增加一個全景鏡頭。
勞塔羅在本場的進球,是他后排插上所形成的一個機會。而好巧不巧的就是,拜仁的中場核心基米希一路跟隨卻都未能提前加速攔截對手,如此閱讀比賽能力的滯后,不禁令人產生了本場的另一個疑問:既然后防壓力山大,本場的孔帕尼為何不用帕利尼亞首發?
當然,本場的基米希似乎又回到了那個角球一開就沒,中場又飄又慢的傳球總是找不到隊友的情形下。畢竟,對比巴雷拉的精準直塞,本場基米希可是差距明顯了!
一周之后的次回合較量,還請孔帕尼多給穆勒一些機會吧。畢竟在隊內無人可用的情形下,其實這才是目前拜仁隊內僅有的一位超巨和值得信賴的球員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