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佳寧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國家糧食安全的根基工程。然而,一些地區和部門仍存在責任虛化、監管弱化、作風浮化等問題。田間路“短斤少兩”、灌溉渠“修而失管”、隱蔽工程偷工減料……這些行為侵蝕國家資金,更直接威脅耕地保護和糧食產能,讓惠民工程打了折扣。
高標準農田建設領域違紀違法問題專業性強、隱蔽性高。部分施工單位與監管人員勾結,通過虛增工程量、偽造驗收資料等手段套取資金;個別基層干部利用職權干預招投標,搞“暗箱操作”;有的地方重項目申報輕日常監督,導致設施“未用先廢”。這些問題暴露出責任落實不力、制度執行不嚴、監督機制不健全等深層次矛盾。
破解頑疾,必須靶向施治。聚焦工程招投標、資金管理、竣工驗收等關鍵環節,運用多部門數據聯動篩查,深挖利益輸送鏈條;針對案件暴露的監管漏洞,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推動建立全流程監管辦法。
黑土地“淌金流銀”,離不開紀律鐵規的守護。擰緊責任鏈條,強化日常監管,以“零容忍”態度向高標準農田建設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亮劍,讓惠民項目更好惠民。
(作者為黑龍江省雙鴨山市監委委員,本報記者方圓采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09日 11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