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想成功,就需要滿足“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
何謂天時地利人和呢?
老祖宗給出了總結: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
決定一個人“命數”的,永遠都是這10個關鍵條件。
01
一命——當事人的氣數。
萬事萬物,都需要“呼吸”才能生存。呼吸的是什么?毫無疑問,是“氣”。
與其說是空氣,不如說是當事人的氣數。氣數在,才有呼吸的機會;氣數消失,一切都會煙消云散。
所謂“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就是這個道理。缺乏氣數,沒有了三寸氣,前途和未來,都成為了奢望。
02
二運——這一生的運氣。
既然談到氣數,就不得不談到日常的運氣。
運氣這種東西,有些時候比個人的能力,更重要。明初靖難之役的時候,燕王朱棣直面50萬朝廷大軍,突然間狂風大作,吹倒了朝廷大軍的旗幟,讓朱棣取得了勝利。
不論是氣數,還是運氣,都跟所謂的“天時”有關。天要人興,人不得不興,人要人亡,人不得不亡。
03
三風水——所處的環境。
古人有詩云:“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strong>
意思是,東吳的孫權,憑借長江天險,竟然可以坐鎮東南,跟曹操、劉備這些蓋世梟雄,打得有來有回。
此乃“地利”的優勢。換成我們熟悉的說法,就是所處的環境、背景。環境、背景占據優勢,無異于立于不敗之地。
04
四積陰德——當事人的德行。
人之德行,包括了品德、三觀、取向、追求、能力、天賦、努力、堅持等等。
有德行的人,不僅品德不錯,就連能力也比較突出。要注意,德行,不僅指品德,還指其他方面的能力。
《論語》說“吾日三省吾身”。目的,就是完善個人的能力,提高個人的德行。有才有德之人,不愁沒飯吃。
05
五讀書——提高認知的關鍵。
蘇軾有言:“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strong>
人,為什么要讀書呢?因為讀書可以讓人明智,可以提高個人的認知,可以讓一個人活得愈發清醒、邏輯清晰。
現代社會的韭菜,基本都是底層,且沒有讀過書的文盲。這就是讀書對于“人”的“篩選”。總有無知的韭菜,總有高認知的精英。
06
六名——所積累的名聲。
身處于人情社會,個人“名聲”的影響,其實顯得特別重要。
名聲狼藉的人,哪怕有錢有勢,別人都不會輔佐他。而名聲不錯的人,哪怕沒錢沒勢,別人都有可能幫助他,投資他。
可以理解為,名聲,就是一個人的“招牌”。擦亮招牌,不愁賺不到錢;擦不亮招牌,連交朋友都困難。
07
七相——當事人的相貌。
雖然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問題是,人是視覺的生物,第一時間就會“以貌取人”。鳳雛龐統,就是因為長相丑陋,而被孫權、(前期的)劉備所排斥、忽視,導致仕途受損。
你是帥哥,跟你是丑男,女人對你的態度是不一樣的。你是美女,跟你是丑女,男人對你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
08
八敬神——凡事,順勢而行。
有一個名詞“如有神助”。怎么做,才能達到如有神助的境界呢?
四個字,順勢而行。時代如何發展,那我們就如何順應時代。比如說,現在是人工智能的時代,那我們就接受人工智能,并且應用人工智能。
倘若無法接受,非要逆著來,就只能被社會所淘汰。永遠都是“時勢造英雄,英雄亦應時也”。
09
九交貴人——人生之伯樂。
韓愈有言:“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意思是,千里馬到處都有,唯獨缺少欣賞千里馬的伯樂。所以啊,無數千里馬都毀于不識貨的人手中,一輩子都沒有出息。
有貴人幫助,少奮斗二三十年。沒有貴人的幫助,也許一輩子都無法出頭。
10
十養生——養生保命,趨向大吉。
如果樣樣都做不到,或者說,各方面都比較平庸,那我勸你,要養生保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司馬懿。司馬懿一出場,也就是個中等謀士,并不是最牛逼的。但是,司馬懿懂得養生保命,熬死了一眾英雄,所以他成為了最牛逼的那個。
所謂“今日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命長的,才是最終的贏家。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