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詩歌
秋日
田野迎面向我走來
帶著馬匹和堅毅的農夫
瞧著海洋那邊望去。
在秋日稻禾割后的金黃殘株中,
鐵犁分挖住黝黑的條紋,
把狹長的早晨擴散成長方形的白日
再不斷的擴散直至白日溶入黃昏,
把黃昏的暗黑帶進夜晚。
張錯 譯
白樺與小孩
孩子,柔弱依靠剛強,
可剛強也離不開柔弱。
今天你拍擊我的樹身,
明天你也會遭打受辱。
在那遙遠的無力自衛的年代,
完全沒有寒冷或溫暖,
只有一只無限深邃的驚訝眼睛,
在黑夜中為此哭泣悲嘆。
雨林 譯
之后
在海立高蘭戰役之后
在烏特西馬戰役之后①
大海溶化了人體的浮木。
又用秘密酸來處理他們。
讓信天翁吃掉他們的眼睛。
淡鹽水帶著他們
慢慢地回到大海——
通向創造性的最初的水,
通向新的試探。
①海立高蘭,烏特西馬均為杜撰的地名。
石琴娥 雷抒雁譯
尺蠖
在開滿花朵的樹上
飄蕩著蜜蜂悠揚的合唱。
瓢蟲,一顆裝飾樹葉的活的珠寶,
分開緋紅的背脊飛去,
把自己的命運
交給含著花蕊清香的空氣。
尺蠖爬到葉子邊緣,像一個疑問,
支起兩只嫩黃的短足:向葉外蕩去,
向空茫的宇宙尋找棲處。
風聽見了,讓樹枝靠近它,
伸出樹葉的手,接它過來。
(李笠 譯)
在邊界
沙和海,
朝下看的眼睛。
目光追隨著螞蟻,
思想同它在沙灘上游戲。
海邊的黑麥磨著自己的小刀。
螞蟻爬著,悄悄遠離了大海。
袒露的日子,濤聲也重了。
(李笠 譯)
詩人
馬丁松(1904-1978),瑞典小說家。幼喪父,7歲母親離家出走。由教區各家輪流扶養長大。16歲上船當水手。后長期在南美、印度等地流浪。早期作品有詩集《幽靈船》。后撰寫有關童年和水手經歷的作品,其中《游記》用現實主義手法描寫異國情調。長篇小說《蕁麻開花》、《進入廣大世界》和詩集《流浪者》描寫海員生活,帶自傳性。還寫有短篇小說《丟失了的美洲豹》和長篇小說《通往圣鐘之國的道路》。作品風格以浪漫主義為主,間或帶有神秘色彩。另有詩集《信風》,史詩《安尼亞瑞》等。1949年當選為瑞典文學院院士。197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主要詩集有《鬼船》、《游牧人》、《信風》、史詩《阿尼亞拉號》、《光明與黑暗之詩》和《草叢》。
關注格命草,一起讀經典
贈送您詩集《讀睡詩選》
《格命草詩評(第一輯)》
《格命草詩評(第二輯)》
《格命草詩評(第三輯)》
《格命草詩評(第四輯)》
《格命草詩評(第五輯)》
《格命草詩評(第一輯)(第二輯)(第三輯)(第四輯)(第五輯)》歷時一年多,共收錄詩評500篇,72萬多字,目前頭條閱讀量110多萬次,微信公眾號閱讀量130多萬次,百度閱讀量55多萬次,時機成熟會正式出版。歡迎收藏閱讀。關注格命草微信公眾號,閱讀最新詩評,如需付費評詩,付費推廣詩歌,付費寫詩評集,個人詩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詳談)。
格命草主編出版詩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