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學派楊元相、鴻翎[臺]、劉晉元、時勇軍、李閩山、楊瑾、李意敏等誠摯推薦
后山:崆峒山『原創』
后山:崆峒山-《任見·莊園擷葉》選
黃帝是個好皇帝,他坐了十九年皇帝之后,老百姓尤其稱贊他是個好皇帝,說沒有黃帝就沒有安居樂業,甚至沒有風調雨順。
但是,黃帝想更上一層樓,當個更優秀的皇帝,把天下治理得更好一些,就前往崆峒山,向得道者廣成子問計。
黃帝登上崆峒山,但見云霧繚繞,霞光彌漫,青松立地,翠柏接天,好一派醉人心脾的仙境啊。廣成子坐在山巔閉著眼睛養神兒。
黃帝小心趨行向前,問道:“我聽說您已經得了大道,敢問什么是大道的精髓?我想知道這個,然后用它來滋潤莊稼的生長,養活普天下的老百姓。”
廣成子微微睜開了眼睛,對黃帝說:“你詢問的,不過是形而下的東西,你想掌握的,不過是那些形而下的東西中的渣子?!?/p>
黃帝愣了,本人也是一世英名啊,沒想到廣成子是這樣看他的。
廣成子繼續道:“自從你上臺以來,天上的云氣,往往還沒有聚集到一起,雨便胡亂地灑下來了,地上的草木葉片,往往還沒有發黃,就倉促地落掉了,太陽失卻了往昔的光輝,月亮消去了以前的色彩。你以短淺的目光和粗陋的才智治理天下,還說什么大道呢?”
廣成子的話不是評說,不是教誡,而是譏刺和不屑了。
黃帝畢竟也修煉日子不少,忍性還是有的。沒有跟廣成子爭執,退身下山,回到了宮廷。冷靜下來,細細思謀,覺得廣成子有道理。一個人沒有得道,只能用庸常的智謀來治理天下,而用庸常的智謀治理天下是勞而無功、白費精神的。想好了,就毅然辭去皇位,到荒野僻地修建了一間茅草房,獨自一人住在其中,封門閉戶,潛心靜修。
三年之后,黃帝修養有成,又登上崆峒山訪問廣成子。
這一次,廣成子頭枕大石,腳蹬茅草,在一棵大樹下睡覺,不過他沒睡著。黃帝使膝蓋咯噔咯噔地挪到廣成子身前,一拜一拜又一拜,然后小心翼翼地說:“我今天來請教大道的精髓,不是為了統治百姓、滋養莊稼,而是為了提升自我,追求長壽。請告訴我吧!”
廣成子這才抬起眉眼,高興了,說:“好啊,好啊!來來來,坐這兒,我告訴你大道的精髓。為了講得更清楚,為了讓你牢牢地記住,我吟誦一首詩歌?!?/p>
至高的道,它的精髓,
不惟深遠,而且曖昧。
至大的道,它的極致,
不惟厚重,而且沉寂。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堅守散淡,保持清靜。
莫勞形體,無為無爭,
無所用心,神形自寧。
陰陽之氣,各居其所,
天地萬物,各司其政。
至高至大,道其惟一,
堅守內心,靜默自身。
各能如此,和諧相生,
百和之境,萬物昌盛。
(注:此詩著作權屬于任見。)
廣成子說:“照這詩歌所說的去做,一切都可以有了,長生自然不在話下。我已經活過一千二百多歲了,你看得出來嗎?我就是堅守寧靜,來頤養人生的?!?/p>
黃帝驚訝地張大了嘴巴,過了老半天,才說:“廣成先生,您是真正的得道者,您會與天齊壽,長生無盡?!?/p>
廣成子繼續說:“獲得道的人,上可為皇,下可為王,丟失道的人,上為光所熔化,下成細埃微塵。一般的人都會死去的,得道的人將永生。”
黃帝一路上默默地背誦著廣成子教給他的詩歌,回到了自己的茅草房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