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門·湯普森(火箭)
身高2米01、臂展2米13的湯普森堪稱防守端的"外星人"。本賽季他場均貢獻8.2籃板(后衛第二)、1.4搶斷和1.3蓋帽,籃下降準率9.8%堪比中鋒水平。面對全明星后衛時,他將對手三分命中率壓制到25.6%,單防東契奇、庫里等頂級得分手時,對手命中率僅40.7%。其防守EPM值+2.9聯盟第五,換防彈性覆蓋1-4號位,火箭在他出場時防守效率提升至107.6。烏度卡稱其"防守體系靈魂",未來有望沖擊DPOY。
2. 亞歷克斯·卡魯索(公牛→雷霆)
4年8100萬續約雷霆的卡魯索是協防藝術大師。本賽季他場均干擾活球4.9次聯盟第一,三分線外將對手命中率從34.3%壓至16.2%,降準率18.1%。作為后衛卻擁有中鋒級護框能力(籃下降準率14.5%),防守EPM值+3.9冠絕聯盟。卡魯索每百回合讓球隊少丟4.2分,被稱作"防守體系中的幽靈"。
3. 戴森·丹尼爾斯(鵜鶘→老鷹)
222次搶斷在2000年后能排進前三,成為繼皮蓬后首位單季200+搶斷50+蓋帽的球員。場均3搶斷斷檔領跑聯盟,每36分鐘干擾活球頻率第二,防守EPM值+2.7。其橄欖球式飛撲搶斷和弱側預判堪稱教科書,搶斷/失誤比3.8:1彰顯防守紀律性,老鷹交易后防守效率提升12%。
4. 克里斯·鄧恩(快船)
纏斗系宗師場均1.7搶斷(聯盟第7),將東契奇真實命中率壓制至47.3%。每百回合讓對手少得4.2分,防守EPM值+3.5聯盟第二。獨創"橡皮膏防守法":38%防守回合迫使對手停球,對擋拆持球人限制至0.71分/回合。快船防守效率有所提升,鄧恩的領防貢獻顯著。
5. 杰倫·威廉姆斯(雷霆)
身高197cm卻擁有218cm臂展的"蜘蛛人",本賽季換防中鋒146次,限制對手命中率43.7%。場均1.6搶斷+0.7蓋帽,弱側協防覆蓋半場,防守多樣性超84%球員。作為雷霆防守萬金油,他既能在五小陣容頂防中鋒,又能追防后衛,防守EPM值+2.3聯盟第12,構建起雷霆堅固的防守體系。
6. 呂岡茨·多爾特(雷霆)
"三點式防守"代表,將布克、米切爾等球星單打效率壓制至0.82分/回合。本賽季對位難度聯盟前列,46%時間盯防對方回合占有率最高球員。獨創"霸王龍防守姿勢",通過手部干擾和腳步卡位,將對手突破成功率降低12%。雷霆防守體系里多爾特是重要的一環。
7. 奧薩爾·湯普森(活塞)
雙胞胎弟弟場均1.7搶斷/36分鐘,搶斷率3.7%。身高198cm卻具備102cm垂直彈跳,追帽滯空達0.83秒,38%搶斷來自對手突破第三步。本賽季將對手命中率壓制至41.4%,防守EPM值+3.4聯盟第三,活塞主帥稱其"防線最后堡壘"。
8. 朱·霍勒迪(凱爾特人)
36歲仍保持頂級防守,獨創"隱蔽推肩術"將對手突破效率降低8%。本賽季防守真實正負值后衛第三,對位球員突破成功率下降12%。作為兩屆全防守陣容成員,他指揮綠軍構建起堅固的防守體系,關鍵時刻造進攻犯規次數也是他的拿手好戲。
9. 塔里·伊森(火箭)
2米20臂展掃蕩者,場均3.2次截斷傳球聯盟前五,協防補位速度比平均快0.2秒。弱側降準率12.8%,近框干擾對手5.1次/場,護框效率堪比頂級內線。火箭防守效率的提升有他很大的功勞,從伊森缺陣時禁區失分暴增5%就能體現出來。
10. 卡馬拉(開拓者)
新秀造犯規藝術家,本賽季造47次進攻犯規(聯盟第三),其中23次通過"假協防真卡位"陷阱完成。身高2米01卻換防中鋒時間占比25%,防守擋拆時提前0.5秒移動改變對手路線,未來搶斷王有力競爭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