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就在美國政府將于4月公布“對等關稅”具體措施以及從4月起對所有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之際,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3月發布年度《外國貿易壁壘評估報告》。美國《紐約時報》稱,該報告列出了數十個貿易伙伴對美國的“貿易壁壘”,或將影響特朗普的關稅方案。雖然特朗普表示,將“非常友善”地對待貿易伙伴,但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4月表示不會屈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在同一天的演講中表示,“這場對抗不是歐洲發起的”。
歐盟(資料圖)
歐盟領導人馮德萊恩發表了一份具有“戲劇性”的表態,對美國關稅威脅“放狠話”,說要從實力地位出發,和美國進行談判。還稱就美國對歐盟加征25%的汽車關稅和對等關稅,必要時將會采取強有力的報復,手段包括打擊美國大型科技巨頭的服務出口業務,以迫使美國回到談判桌。
馮德萊恩表示,歐洲過去曾“多次”針對汽車行業提出“零換零”協議,但美方“沒有作出適當反應”。馮德萊恩說:“我們更希望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彼簿嬲f,歐盟委員會將在“必要時”動用“所有可用工具”進行反制,包括一項于2023年推出但從未被觸發的反脅迫工具(ACI),對美國的科技、銀行等服務業進行打擊。馮德萊恩形容,特朗普的全面關稅是“美國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將令美國消費者和企業付出“巨大代價”,并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打擊。
歐盟領導人(資料圖)
要想讓美國感到疼,歐盟就必須握緊拳頭,要是有成員國三心二意,效果勢必大打折扣。目前的情況是,有些成員國想和中國一樣對美國來硬的,比如說法國和德國;有的則對特朗普還抱有幻想,希望避免事情鬧大,不要傷到美歐關系的“和氣”,比如說西班牙和意大利。
現在看來,歐盟這一招似乎是在模仿中方對美反擊模式,即通過加征美國多種敏感商品關稅,暫停對美國一些農產品進口等,精準打擊美國敏感行業的“痛點”,讓白宮感覺到疼痛。歐盟雖說采取與中國相同的反制方式,但他們選擇的打擊位置與中國不同。也就是說,中歐雙方雖說沒有在抗美方面進行過任何溝通,但同時出手打擊的卻同樣都是美國敏感的軟肋。
歐盟應從自己的切身利益出發,與中國攜手應對美國的單邊主義貿易政策,“不談主義,只談生意”。然而,一向唯利是圖的威尼斯商人,卻視東方社會主義大國為“洪水猛獸”,做夢都在提醒自己“中西有別”,這是“文明的競爭”。
特朗普(資料圖)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歐洲現在的境況很危險。由于中美關系在最近幾年的惡化,中歐關系也受到了影響,中英之間的黃金十年宣告終結,默克爾下臺之后的中德關系也不穩定,曾經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意大利跟中國關系也出現了波折;俄烏戰爭爆發之后,歐盟個別政客更是敵視中國,雙邊關系中的不穩定因素越來越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