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如何賦能大健康產業?4月8日,2025年(第七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以下簡稱“健博會”)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
此次大會以“AI賦能,健康生活”為主題,吸引了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近700家企業參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聯影、邁瑞等多家醫藥健康企業,騰訊、阿里、360等多家國內頭部科技企業也參加了此次大會。
會議期間,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發表了“企業如何用好大模型”的演講。他表示,不要高估大模型的能力,也不要低估大模型的潛力。在摸索階段,企業不要制定復雜的AI戰略,不要追求一個大模型解決所有問題,而是一個模型解決一個問題。
“AI醫療市場將以每年43%的速度增長”
記者現場看到,多家企業的AI醫療新手段、新設備引來了現場觀眾的圍觀。通過AI拍下舌頭照片等,數分鐘內,AI中醫“醫葫蘆”就可以為市民出具一份檢測報告并提出身體調理方面的建議。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晴 攝
而在庫柏特超聲機器人的展臺上,記者看到,一條轉動自如的機械臂,正在為觀眾做超聲檢查。庫柏特相關負責人介紹,這臺機器人從一“出生”就接受了大量超聲影像的學習,包括學習許多業內大咖的手法,技能成熟。不僅如此,相比人類醫生在技能、資歷和工作狀態等方面的千差萬別,在超聲診斷過程中,超聲機器人的應用不僅能提高診斷效率,有效減輕醫生的工作壓力,還能提升準確性,促進醫療服務的標準化。
事實上,AI醫療已成為大勢所趨。健博會現場,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黃華波表示,作為新一次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能具有典型通用技術的特征,正在深刻重塑人類各項事業的發展前景。
黃華波表示,世界經濟論壇發布報告稱,人工智能是醫療保健的主要變革力量,預計2024年到2032年AI醫療市場將以每年43%的速度增長,市場規模有望接近5000億美元。
“醫保部門既是重要的民生部門,也是重要的經濟和社會賦能的部門。”黃華波表示,我國將發揮3萬億元醫保基金戰略購買的作用,把握人工智能發展的新趨勢,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醫保領域場景落地,通過場景落地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優化升級,形成技術供給和場景需求互相促進的持續推動力量。
AI將取代人類醫生?“現在不能”
AI已來,如何更好地通過AI來賦能企業,成為許多企業思考的問題。
“有不少企業家朋友跟我說,雖然部署了大模型,但卻沒有真正發揮它的效能。”周鴻祎表示,在實踐中發現,“不要低估大模型的潛力,但也不要高估它現在的能力”。當前的大模型本身在探索階段,企業沒有辦法制定復雜的戰略,所以只要遵循一個理念,就是不要追求一個大模型解決所有問題,而是一個大模型解決一個問題。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晴 攝
對此,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張黔表示認同。她建議,大家對大模型不要有太大的期望,但也要積極地去擁抱它。企業可以針對每一個病種打造一個模型,甚至針對這個病種的其中一個特別的問題去打造一個模型。
作為一家百年老店,云南白藥也在嘗試數字化轉型。“一個中醫藥企業更需要擁抱AI,同時圍繞中醫藥進行傳承和創新。”云南白藥集團數字戰略科學家、CIO李少春表示,很多企業在擁抱AI過程中存在許多挑戰。就像周鴻祎提到的,當前的技術變化非常快,企業如何構建很好的數據基礎也不明朗,同時還存在企業的信息化水平不太一致等問題。
李少春提出了三方面建議:一是每個企業都應該構建自身的人工智能底座平臺;同時,構建一套人工智能的應用體系,分析人工智能的切入點;第三,構建合作和開放的人工智能人才隊伍。
至于外界熱議的AI是否將取代人類醫生,平凱星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松表示“現在不能”,一定是組織更好的融合數據加上模型的微調強化學習,再加上高質量的數據才有可能。“高質量數據包括人類醫生的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這個是我們看到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