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山東縱隊創始人黎玉,地位與羅榮桓相當,建國后職務為何一落千丈

0
分享至

說起“黎玉”,可能很多人會感到比較陌生,但此人在我黨歷史上,卻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大人物’。

他是山西崞縣人,1906年5月出生,其自幼聰慧,喜歡接受新鮮事物。在上中學時,他就因受到新思想文化的影響,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并于1926年9月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大革命失敗后,黎玉曾先后三次被捕。然而,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黎玉卻始終不為所動、堅貞不屈,在組織營救出獄后又立即投身于革命運動之中。

1936年抗戰前夕,黎玉奉命前往山東,恢復和重建被敵人破壞的中共山東省委,并擔任山東省委書記。而也正是從這個時候起,一直到全國解放前夕,黎玉在山東整整奮斗了十三年之久,為山東的革命工作做出了不可磨滅之貢獻。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資歷深、功勞大的領導干部,建國后的職務卻是一落千丈。那么,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實上,在黎玉被派往山東工作之前,山東整個的革命斗爭形勢并不樂觀。

熟悉我黨歷史的讀者都知道,從1929年至1933年間,中共山東省委就接連遭到了敵人10次大的破壞,鄧恩銘、劉謙出等大批優秀的共產黨員更是慘遭敵人逮捕或殺害。盡管幸存下來的山東共產黨人仍不屈不撓的堅持斗爭,但在敵我力量懸殊及缺乏有力領導的情況之下,山東地區的革命工作還是難以為繼。

所以由此可見,組織上任命為黎玉為山東省委書記,前往山東恢復和重建山東黨組織,可謂臨危受命,任重道遠。

黎玉初到山東時,敵特分子到處搜捕我共產黨人,革命斗爭形勢異常嚴峻。盡管危機四伏,但黎玉并未打退堂鼓,他來到山東后便立即組織召開了重建山東省委的第一次會議,勇于承擔起了領導山東革命斗爭的重擔。

然而,即便黎玉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但彼時山東的革命局勢還是太過嚴峻了,新山東省委剛成立不久,就接連遭受了一系列的挫折,如省委印刷機關被破壞、組織部長趙建民被逮捕等等……但即便如此,黎玉還是在短短幾個月內,相繼領導建立了魯西北、魯東和魯北特委,發展黨員達數百人之多。

就在山東的革命斗爭形勢稍見好轉之時,抗日戰爭爆發了!1937年10月,在全面抗戰爆發后不久,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便踏進了齊魯大地。

此時,以黎玉為首的新山東省委剛成立僅一年多的時間,原本就挫折不斷,如今又要應對來勢洶洶的日軍,這對于黎玉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地挑戰。



為了打擊日寇的囂張氣焰,黎玉先后領導了徂徠山、黑鐵山等地人民抗日武裝起義,并迅速拉起了十幾支游擊隊。僅過了短短一年的時間,這些游擊隊的力量便不斷發展壯大,并于1938年12月正式整編成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由黎玉任政治委員。

1940年9月,經過數次整軍后,山東縱隊由原來的2萬多人一躍發展到了5萬多人,增長了2倍之多。而與此同時,還為新四軍補充了5000多人,為八路軍115師先后補充了三萬多人。對于這些耀眼的成績,作為山東縱隊創始人之一的黎玉,自然是功不可沒。1942年,山東縱隊進行整編,改為山東軍區,黎玉則仍繼續擔任政治委員。

抗日戰爭勝利后,黎玉被選為山東省政府主席。而后,華東局掛牌成立,黎玉則改任華東局副書記,并先后兼任新四軍、山東軍區、華東軍區副政治委員等職。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黎玉還曾協助時任新四軍軍長陳毅指揮了著名的津浦路阻擊戰,一舉殲滅國民黨軍近三萬人,控制津浦路兩百余千米,有效遲滯了國民黨軍北進的步伐,同時掩護了向東北進軍的部隊。

然而誰能想到,就在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卻徹底改變了黎玉的大好前途。



抗戰勝利后,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便開始整軍經武,準備再次發動內戰。而隨著國民黨軍事進攻的不斷擴大,國內階級矛盾不斷上升,加之我解放區群眾運動的不斷發展,原來“減租減息”的土地政策已無法適應廣大農民之要求了。于是,在1946年5月4日,中央便發布了《關于土地問題的指示》,即《五四指示》。

《五四指示》決定將“減租減息”改為“沒收地主土地分配給農民”,為實現“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指明了方向。指示發出后,各解放區便積極根據指示精神,迅速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

華東地區自然也不甘落后。作為華東局負責土改的副書記,黎玉當即組織制定了《中共華東中央局關于徹底實現土地改革的指示》,即《九一指示》,要求華東地區在本年底以前完成全部或大部完成土改,并同時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細則。很顯然,黎玉這次決心很大,信心也很足。

然而,隨著形勢的不斷變化,中央又提出了平分土地的要求。但作為直接參與過《五四指示》文件起草工作的黎玉,則選擇繼續貫徹該指示的精神。而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竟然成為了饒漱石批判他的突破口。

從1947年初開始,主持華東局工作的饒漱石,竟罔顧事實,硬將黎玉組織制定的《九一指示》說成是“富農路線傾向”,并要求各地糾正,還給黎玉等人扣上了“山頭主義”“宗派主義”“富農路線”“右傾機會主義”等一系列帽子,全盤否定了山東黨、政、軍各方面的工作。

毫無疑問,在饒漱石這樣一番操作之下,山東的土改很快便走向了“左”的極短,一系列的問題也就開始接踵而至。

盡管后來中央曾針對土改中的左傾錯誤,發出了一系列的整改文件,但饒漱石等人卻仍錯誤地將山東土改的問題認定為執行所謂的“富農路線”的結果。于是,從1947年底開始,黎玉便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并于次年12月正式形成決議,對其作出了錯誤的處理。

盡管受到了如此不公正的對待,但黎玉始終心系當時全國解放戰爭的大局,因此,他不計個人榮辱,仍積極奮斗在工作一線,極大程度上保證了黨的團結和革命事業的發展。黎玉始終堅信,終有一天組織上會調查清楚他的問題,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這一天竟讓他等了近四十年之久,而在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一再被調動,但職務越調越低。



1949年初,黎玉離開了奮斗整整十三個春秋的山東,隨華東局南下,后歷任上海市委秘書長、市委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等職。

盡管身處新的環境,但黎玉始終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然而,此前受到的不公正批判和處理的陰影卻并未就此消除,始終籠罩著他。于是,在1952年初,他就被撤銷了上海市委秘書長的職務,接著又被降為了上海市委勞動工資處處長。

但即便如此,黎玉仍保持著一名老共產黨員不計個人榮辱的珍貴品質,殫精竭慮的在自己本職崗位上努力工作。正如他說的那樣:“即使是當馬夫,我對共產主義的信念也絕不動搖。”

1953年,黎玉奉調進京,歷任財經委員會勞動工資教育組組長、財政組組長、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農業機械部常務副部長等職。

在擔任農機部副部長期間,他一方面積極協助陳正人部長籌備、健全部門機構,另一方面則刻苦鉆研農業專業知識,使他迅速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專家”。此外,他還曾提議和支持建設了一批大、中、小規模的農機工廠和數百個修配廠,為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的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事實上,任何人都很清楚,按照黎玉的資歷和功勛,在建國后理應有一個不錯的前途,但由于某些歷史原因,導致他的職務一直未能上升。

但不論身處何種崗位,他都非常認真地工作,努力完成黨交給他的任務。而更為難能可貴的是,當他原來的部下成為他的直接領導時,他也能時刻心懷坦蕩,并且誠心誠意地尊重他們、支持他們。



1978年后,黎玉歷任第1機械工業部顧問、農業機械部顧問等職。其晚年則致力于黨史資料的征集工作,不僅如此,他還陸續寫了幾十萬字的回憶文章,為整理編寫黨史提供了大量寶貴的資料。

1986年5月30日,黎玉同志走完了精彩而傳奇、同時又頗具坎坷的一生,享年80歲。

令人慶幸的是,就在黎玉去世前2個多月,即3月13日,組織上批復了山東省委關于1948年黎玉案件的復查報告,為他恢復了政治名譽。

至此,這個背負了近四十年的沉重歷史包袱,終于得以卸下。在有生之年,黎玉再次感受到了黨的溫暖和偉大……

參考文獻:

1. 抗戰時期,黎玉在山東的戰斗歲月.葉介甫

2. 李肇年.人民功臣黎玉[J].黨史文匯.2004-12.12-13

3. 周星夫.憶抗戰時期的黎玉[J].春秋.1996.6.20-22

4. 杜玉卿、趙福山.黎玉,一個本應耀目西柏坡的名字[J].黨史博采.2000年06期.33-35

5. 王繼春.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山東省委的變遷[J].山東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4期.64-69



聲明:個人原創,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方圓文史 incentive-icons
方圓文史
文史專欄作者,歷史學碩士
1314文章數 2195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项城市| 濮阳县| 航空| 顺平县| 德昌县| 鹤山市| 连山| 南充市| 嘉鱼县| 昂仁县| 延吉市| 博白县| 东兰县| 韶山市| 西林县| 英山县| 正定县| 板桥市| 台中县| 织金县| 安仁县| 邵武市| 敖汉旗| 台北县| 郓城县| 贵港市| 天门市| 宝坻区| 沅陵县| 嘉义市| 庐江县| 托里县| 桃源县| 崇州市| 东阳市| 雷山县| 白水县| 铁岭市| 金堂县| 当雄县| 大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