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趙洪文國,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若是報出“雙槍老太婆”的名號,這個抗戰年代讓日寇聞風喪膽的抗日英雄,可謂婦孺皆知。
就是這么一位對民族有功的革命女巾幗,卻加入反動派的陣營,在蔣介石資助下,拉起一支反動武裝,公然與我黨和人民為敵,助紂為虐,對我黨同志和人民群眾狠下殺手。
照片中,這個目光倔強的老人便是趙洪文國,她在新中國成立的次年落網,這個反革命份子直到死到臨頭仍執迷不悟,一副頑抗到底的模樣。
趙洪文國是滿族,本姓洪,祖上出身漢軍旗,是滿清的軍事貴族,于19世紀80年代初出生于東北的岫巖縣。
此地現在依然是滿族人民的聚居區,那時已是光緒年間,封建王朝日薄西山,滿清朝堂都已自顧不暇之下哪里顧得上關外的同胞。
因此,洪家到了趙洪文國這一代早已沒落,文國這個名字頗為陽剛聽起來不似一個姑娘,說起緣由,原是父親想要一個男孩,見生了女兒后,老洪倒也沒失望,自小便把小文國當做男子培養。
滿族是漁獵民族,打獵的本事可以說是胎帶的,既是當做男孩培養,小文國也不會被憐香惜玉。
趙洪文國自小就很懂事,她為人勤奮,做事踏實,干家務是一把好手,做農活很是利索,相比同齡的男性,可謂巾幗不讓須眉。
在打獵的過程中,她展現出自己絕佳的射擊天賦,一手指哪兒打哪兒的頂尖槍法,讓很多老獵人都嘆為觀止。
舊社會,女子出嫁很早,受父母之命,很多夫妻二人這輩子的頭次見面是在新婚之夜。
18世紀末,洪文國還在十幾歲時就嫁到了趙家,那時女子出嫁后,要在名字前冠上夫姓,以示名花有主,趙洪文國這個名字便由此而來。
趙家不是什么富裕人家,他們的日子過得很拮據,好在夫妻二人協力同心,勤儉節約、通過勤勞致富,日子越過越紅火。
趙洪文國為人慷慨大方,仗義疏財,漸漸地趙家在十里八鄉成為遠近聞名的首善之家。俠義之名也隨之遠播。
1931年,日寇占領東北,成立偽滿洲國殖民政府,很多愛國有識之士不忍見家園淪陷紛紛投身抗戰事業,其中就有趙洪文國。
她不顧自己已過知命之年,帶領兒女舍家紓難,變賣家產換取槍支彈藥,號召鄉親們一起在白山黑水間拉起一支抗日武裝。
一手拿一支槍,能左右手同時開弓,憑借著出神入化的槍法和神出鬼沒的游擊戰術。在東北大地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
很多抗日武裝自愿加入她的麾下,這支武裝很快壯大至萬人的規模,期間與日寇作戰不下百次,擊斃日偽軍不少于千名,這支趙家軍逐漸成為了東北地區一支不可小覷的抗日力量。
國共雙方都有意拉攏趙洪文國加入自己,趙老太太并不急于表態,革命形勢尚不明朗,誰勝誰負還尚未可知。
她先是安排兒子率領一部分隊伍加入我黨,而自己在面對國民黨拋來的橄欖枝,蔣介石夫婦以大量美械、德械武裝她的軍隊,在高官厚祿、鮮花掌聲和榮譽下迷失自我。
趙洪文國站隊國民黨,并把趙侗拽了回來一同反對我黨。
1939年,趙侗在一次剿共作戰中被我黨消滅,兒子的死亡讓趙老太太悲痛不已,年近花甲的她自此堅定地走上了反共反人民的不歸路。
從抗戰時期到解放戰爭,蔣介石利用趙洪文國對我黨的“仇恨”,把雙槍對準了同胞,對我黨同志和人民造下許多殺孽,犯下重大反革命罪行。
背離人民的政權最終會被人民所傾覆,隨著南京國民政府的倒臺,趙洪文國這也走上了窮途末路。
念起曾經的抗日功績,毛主席決定網開一面善待她的家人,罪大惡極的趙洪文國則于1950年在人民正義的審判下被執行槍決,結束了自己毀譽參半的一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