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又改版啦,大家記得點擊星標,
防止以后找不到我們哦!
從安徽、湖南到貴州,多地政府接連發文,明確要求逐步清退學歷不達標、長期在編不在崗的醫務人員。與此同時,中專學歷考生將退出醫考舞臺,三甲醫院招聘門檻已升至本科甚至研究生學歷。這些政策背后,是醫療行業對人才質量的更高要求,卻也令無數低學歷護士陷入職業焦慮:“學歷不夠,是否注定被淘汰?”
2024 年,湖南省率先發文,要求對基層醫療機構長期在編不在崗人員予以清退。隨后,安徽省教育廳和衛健委聯合發布通知,明確提出 “學歷不達標者逐步退出崗位”。貴州省更早一步,早在 2018 年就要求縣級醫院 45 歲以下執業醫師全部達到本科以上學歷。政策層層加碼,傳遞出一個明確信號:醫療行業正在從 “數量優先” 轉向 “質量優先”。
“研究生護士被嘲諷‘浪費學歷’”“本科護士競爭不過大專生”…… 這些看似矛盾的現象,折射出護士群體的學歷困境。三甲醫院招聘門檻已普遍要求本科,部分崗位甚至非研究生不可。而薪資差距更觸目驚心:博士、碩士、本科、大專的年薪分別為 15.8 萬、10.4 萬、8.4 萬、6.2 萬。學歷,直接劃定了職業發展的 “天花板”。
研究顯示,高學歷護士更擅長復雜決策和跨學科協作,但現實中,許多醫院仍將高學歷護士與普通護士混用,導致 “學歷無用論” 蔓延。盡管有人賣烤腸、開飯店成功轉型,但絕大多數護士被困在 “醫院依賴癥” 中 —— 不是醫院需要他們,而是他們離不開醫院。
政策已指明方向:安徽、廣西等地推出學歷提升計劃,鼓勵在職護士通過成人高考、網絡教育等途徑攻讀更高學歷。在老年護理、安寧療護等新興領域,??谱o士正成為香餑餑。例如,腫瘤科護士若掌握敘事護理技能,既能緩解患者心理壓力,也能為職業發展加分。 “一專多能” 或將比單純拼學歷更有競爭力。
數據顯示,我國中專學歷護士占比從 2011 年的 44.1% 降至 2021 年的 20.8%,但他們在基層醫院仍是主力。多位專家呼吁:政策應避免 “一刀切”,需認可低學歷護士的臨床價值,并為其提供上升通道。當社會還在用 “學歷濾鏡” 評判護士時,行業內部已悄然改變 —— 護理科研、管理崗位逐漸向高學歷者開放,國際護士協會更建議??谱o士應具備碩士學歷。政策倒逼之下,唯有將危機感轉化為學習力,才能避免成為 “被清退的人”。
醫護人員如何提升學歷?
(一)學歷提升途徑
成人高考:這是很多醫護人員會選的方式。中專學歷的醫護人員,可以通過報考成人高考,從中專升大專,再升本科。不過醫學專業比較特殊,報考成考醫科專業有相應條件。比如報考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中醫學專業的人員,必須已經取得省級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相應類別的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證書,或者縣級及以上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并且有中專學歷或中專水平證書。報考護理學專業的人員,原則上得取得省級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護士執業資格證書。
自學考試:像護士自考大專,靈活性強,認可度也高。課程內容設置很科學,注重實踐與理論結合,能幫護士提升專業技能。而且國家對醫護人員學歷提升有政策鼓勵,很多地區都有針對護士自考大專的補貼政策和學習支持措施。不過自考需要很強的自律性,得合理安排工作和學習時間。
網絡教育:一些高校開設有醫學相關專業的網絡教育課程。醫護人員可以通過網絡在線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這種學習方式很靈活,適合工作忙的醫護人員。但要注意選擇正規、有資質的網絡教育機構和高校。
(二)考證與技能提升
除了學歷提升,考證也是醫護人員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比如護士可以考護理相關的專業證書,像國際護士證(ISPN)等,這些證書能增加自己在職場上的分量。另外,多學些實用技能,比如傷口護理、康復護理技能等,在工作中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也能得到領導和患者的認可。在工作之余,參加一些學術研討會、培訓課程,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視野,對職業發展也大有益處。
總之,對醫護人員來說,學歷提升刻不容緩。這可不只是為了滿足政策要求,還關系到自身職業發展的方方面面,從找工作、晉升到薪資待遇,都緊密相關。護士群體尤其要重視學歷提升,打破社會偏見,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醫護人員們,趕緊行動起來吧,為了自己的職業發展,提升學歷,提升自我。
圖文來源:護理傳真
編輯整理:護理傳真 責任編輯:張昕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