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錯了,不是信任智駕,多數人信任的實際上是華為的AEB那套能力,智駕是添頭,但是現在很多車企宣傳的時候,會誤導你,讓你以為他們的智駕能做到華為AEB的能力,因為華為自研的方案是把AEB和智駕融合在一起了,其他家,智駕是智駕,AEB是AEB。
智駕的破圈爆發實際上是2023年年中,問界M5上了一個智駕版,本來不聲不響的,當時沒有什么人看好智駕這個東西,包括花粉在內,都如此,但是吧,車主在提車后的兩三個月內,紛紛上傳了很多的華為AEB生效,避免事故的民間小視頻。是華為AEB引爆了智駕的討論度,然后順勢在mate60回歸的時候,以及M7降價上五座版的時候,讓智駕成為了一個消費者關心的可選項。
誠實的說,可能這兩年發展的快了,很多人忘了當時是個什么樣的情況。當時的智駕,業內做的是很初級的,包括華為在內都是如此,沒有城區nca,新勢力友商當時有兩個路線,一個是某人狂吹的通勤模式,另一個是高精地圖的模式。當時的智駕,和現在的智駕是完全不一樣的,可以說是兩個東西。然后華為上來先是說自己的AEB牛,小鵬嘲諷他吹牛,余承東就和何小鵬打起了嘴仗,吵了一個禮拜,后來大眾發現華為的AEB確實有點東西,但是這個時候,說的還是AEB,智駕還是沒有進入到下一個環節。
當然現在來看,小鵬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確實是被他們的工程師騙了,另一個就是確實沒想到華為那么牛,真解決了AEB誤觸發的老問題,讓AEB走到了可用階段。不信你問問,其他用戶敢讓車開的理由,是因為它開的好,還是它碰見可能事故能剎住。之后余大嘴突然宣布,他要搞無圖nca,要全國都能開,不看城市,不搞什么通勤模式,有路的地方就能用,最后這個版本拖延了下,最后和理想搶著,在2024年上旬上線了。
2024年才是智駕狂飆的一年,理想,小鵬,鴻蒙智行,先后上了全國都能開,也就是無圖的城區nca功能,去年下半年開始,車圈的媒體才開始測評各家的智駕能力,然后突然智駕從特斯拉那邊學來了新的路線,端到端,也就是現在車圈的暴論輸出人,后面開始狂吹的,說是會大幅度領先業內的新方案,好像叫做什么世界架構的新方案,說是給大模型添加了推理功能,但是這個還沒有上。
所以綜上,你看到了沒有,智駕的爆發,引爆點實際上就兩個,一個是華為的AEB牛,吸引了原來不關心智駕的用戶,另一個就是無圖城區nca的普及,讓智能駕駛開始進入到一個推廣階段。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華為的AEB牛,但是友商在宣傳中,有意無意的都在忽視一件事,就是把智駕和AEB綁定在一起,然后淡化AEB的標識,反復強調智駕,唯獨華為還不一樣,每次發布會,都要重點的筆墨說一頓他的AEB能力又進化了多少,搞出一個全向防碰撞。
作為很早開始關注華為涉及汽車業務的老花粉,基本上可以全程印象深刻,在2023年以前,多的是人質疑智駕,是華為本身做好了AEB后,再搞了個無圖城區nca,大大推動了智駕的鋪開速度,讓2025年開年,原來不信任智駕的比亞迪,也搞起了智駕平權。但是,本質上說,現在的智駕,除了小米以外,多數主流的20w車以上的版本,還是高速上有點用,因為起碼能識別限速標志,跟著指示走,路況又簡單,其他的城區還是挺危險的,因為缺少華為那套AEB方案做兜底。
華為因為是AEB自己搞的一套方案,融合到他的智駕里面了,實際上很多人分不清,看到說是華為智駕救人,實際上是華為AEB救人,這個傳播的過程中,友商全蹭上了順風車,都說智駕和華為是一個梯隊的,包括小米。但是實際上呢,多數人放心的是華為的那個AEB,但是這個東西就華為牛,其他的都不行,沒有幾個實戰AEB救人的,不誤觸發已經算是很好了,所以都很默契的吹智駕去了,我敢肯定,很多人就是以為華為的AEB就是其他品牌智駕的一個能力。接下來你就看吧,如果車企重點還是宣傳智駕,不提他的AEB怎么樣,好不好用,那就還是偷雞行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