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改革先鋒佛山,始終高度重視改革創新工作。市委書記唐屹峰多次強調,要弘揚“敢飲頭啖湯”的改革創新精神,以二次創業的奮斗姿態“再造一個新佛山”。
2024年,省委賦予佛山建設廣東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的重大使命,寄望佛山為全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勇闖新路。一年來,佛山以建設實驗區為牽引,全面激發改革創新動力,在實踐中探索形成了很多好經驗好做法。
為進一步營造改革氛圍,鼓勵基層探索,市委改革辦組織開展了佛山市2024年度十大改革創新典型案例評選工作,經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定后正式發布,勇蹚招標投標制度改革“深水區”、職業經理人點燃集體經濟發展新引擎、佛山“西甲”走出繁榮群眾體育新路徑、構建“五醫”融合新模式、大地藝術節激發人文經濟新活力等案例上榜。
這些典型案例既包括系統集成的面上改革,也有“小切口”破題的點上創新,范圍涵蓋產業發展、營商環境、文旅融合、鄉村振興、城鄉風貌、公共服務、基層治理等各個領域,內容特色鮮明、舉措針對性強,充分體現了全市各級各部門大抓改革的火熱實踐和差異化探索,不僅有效破解了改革發展中的痛點堵點問題,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的經驗樣本。
改革之城,風云激蕩。當前,佛山正以建設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為引領,持續在各領域掀起新一輪改革熱潮,大力發揚“敢飲頭啖湯”的精神,全力以赴“再造一個新佛山”。
佛山市2024年度
十大改革創新典型案例名單
01
勇蹚招標投標制度改革“深水區”
佛山重點聚焦工程建設領域的招標投標、集中建設和成本控制三大主線,對工程建設招標投標領域進行系統性全鏈條革新,形成佛山市深化招標投標制度改革實施意見和“8+1”配套改革制度,在招標投標管理體制、完善評標定標機制、推行全流程電子化招標投標、推進數字化智慧監管等方面大膽探索。
截至2024年,全市共有243個工程建設項目在云平臺開展招標投標活動,中標價平均下浮5.65%,平均每個項目投標人數量為15家,比改革前增加25%;投訴舉報較以往大幅下降72%,改革在激發市場活力、阻斷腐敗滋生蔓延等方面均實現良好開局。
02
職業經理人點燃集體經濟發展新引擎
佛山農村集體經濟體量大,但資產經營模式相對單一,缺乏先進經營理念和專業人才,產業層次低、閑置資產多、增收放緩等問題日益凸顯。
為破解這一問題,市委組織部牽頭市農業農村局、市國資委等有關部門,探索從國有企業選派懂農村、善經營、會管理的專業人才擔任“鄉村職業經理人”,以“組織力+市場力”提升農村集體資產運營管理能力,推動產業發展、集體增收、農民富裕。
佛山鄉村。圖/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
03
綜合查一次改革為企業“松綁減負”
佛山全面推進涉企“綜合查一次”制度改革,各執法部門“一次上門,全身體檢”,既減輕了企業迎檢負擔,又為企業合規經營提供了指導。
2024年,全市開展“綜合查一次”執法檢查2581次,檢查企業4451家,減少上門10674次,全市行政檢查降幅達24.11%,受到企業廣泛好評。
《佛山市南海區無人機科技賦能鎮街綜合行政執法》被中央依法治國辦納入市縣法治建設典型案例,三水區《向執法改革要“活力”,為營商環境注“活水”》案例成功入選2024年珠三角政府服務企業年度優秀案例,零售藥店融合監管被評為2024年廣東省信用應用創新“揭榜掛帥”行動優秀項目。
04
佛山“西甲”走出繁榮群眾體育新路徑
佛山“西甲”足球聯賽因2002年發端于三水區西南街道而命名,至2022年已舉辦16 屆。經過近兩年的持續創新探索,這一有著20年歷史積淀的鎮級群眾體育活動實現從自娛自樂、籍籍無名到火爆全省、出圈全國的蛻變升級。
特別是創新“省級支持、市級統籌、區級主辦”三級聯動辦賽機制,比賽賽程、場次和場均觀眾分別達到改革前的4倍、3.6倍和5倍,全媒體流量超43億,賽事知名度、傳播影響力指數級放大。
佛山“西甲”入選國家體育總局首批群眾“三大球”精品賽事、廣東省2024年度文旅促消費優秀賽事、廣東體育助力“百千萬工程”精品項目。
佛山西甲足球聯賽現場座無虛席。/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王澍
05
構建“五醫”融合新模式
順德區積極踐行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緊緊抓住建設緊密型健康共同體這個關鍵,創新醫防、醫育、醫校、醫企、醫養“五醫融合”,構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體系,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實施醫改以來,全區人均預期壽命由80.5歲(2022年)增至83.6歲(2024 年);2024年基層診療量較2022年增長37.4%;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0%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國家推薦標準,獲評全國首批醫養結合示范區,入選省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建設單位,改革經驗獲全國復制推廣。
06
“知了信用”體系助推基層治理現代化
近年來,禪城勇做智慧化社會治理“先行者”,成立全省首個實體化專職部門,實現從“接訴即辦、高效處理”1.0階段到“以一案促一治”2.0階段的躍升。在此基礎上,以信用為發力點深化改革創新,構建“知了信用”體系,推動社會治理邁向“鑄信立治”的3.0階段。
該體系運行以來,市民熱線訴求下降49%,社會治理事件下降51%,群眾滿意度提升至99.65%,有力推動了政府源頭治理、減負增效,企業自我監管、減少干擾,群眾多元自治、激發參與熱情。
相關工作在以“信用換人力”等主題調研中獲國家、省發改委高度肯定,入選2024年“省信用建設助推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
07
以“分潤模式”激活農村集體經濟的“共富密碼”
南海區農村集體經濟規模龐大,但長期依賴“租賃經濟”,面臨收益結構固化、村民參與不足、改革風險難控等問題。為破解這一困局,2024年4月,南海區以“分潤模式”為改革突破口,通過創新收益分配機制并強化風險防控體系,推動集體經濟從“收租躺贏”向“多元共富”轉型。
這一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2024年,南海區億元村居增至51個,集體經濟總收入近150億元,村居集體資產總額近600億元,培育強村公司56家,活化農村集體資金超36億元,在深化農村改革、促進鄉村振興進程中提供了“南海樣本”,成為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08
大地藝術節激發人文經濟新活力
南海區全面深化國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建設,自2022年起連續舉辦兩屆大地藝術節,以國內首個在地性、全域性、高品質國際化的地域型藝術節,打造文旅融合新引擎,推動全區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總收入、吸引投資額連續三年增長。
第二屆大地藝術節正展期間,吸引國內外市民游客超136萬人次參觀體驗,帶動社會投資超5.5億元,景區、餐飲、住宿、交通、購物、文創等文商旅消費超9.3億元。
大地藝術節成為匯聚村民、藝術家、企業等各界參與鄉村建設的平臺,實現鄉村資源活化、產業融合與治理創新三重突破。
2024年南海大地藝術節。圖/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
09
以美學思維創新自建房風貌提升機制
順德區自建房數量大、分布散,且整體存在設計不佳、管理不全、風格雜亂等問題。針對“不城不鄉”難題,順德在全省率先開展自建房提升專項行動,通過美學筑基、示范引領、制度創新等舉措,推動自建房從“被動管”向“主動美”轉變。
截至2024年,包括設計師、管理者和市民群眾的設計審美水平顯著提高,累計推出56套“菜單式”設計圖集,整體打造3個集中連片自建房示范區,建成超百棟高品質樣板房,完成近4000宗方案帶效果圖報建,形成“社會有審美、設計有參考、 現實有樣板、管理有保障”的良好局面,改革經驗獲全省復制推廣。
10
創新構建“1+1+N”招商項目服務體系
為推動新招商項目早落地、早投產、早創收,高明區秉持“有求必應、有難必幫”的企業服務理念,創新構建“1+1+N”招商項目服務體系,為新招商項目提供“免申即享”全周期服務保障。
截至2024年底,累計為79個招商項目提供服務,涉及投資額660.6 億元,全流程98%事項實現“零跑腿”,平均節省項目辦理時間20-25天,減少企業跑動10-15次。
截至目前,高明區2022年、2023年、2024年落地超億元制造業項目開工率分別達100%、100%、63.79%。2024年6月,高明區招商引資項目全周期代辦服務機制入選“廣東省優化縣域營商環境典型案例”。
哪項改革“益曬你”了?
歡迎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佛山發布編輯部
來源: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
編輯:馮園芳
審校:馮翠萍、麥麗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