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天衢新區德開小學以“促進學生健康發展,賦能學生成長”為核心理念,構建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體系。通過創新推出家校“2323”共育新模式,學校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全面助力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
一、創新模式:打造“2323”共育新格局,推動家校社深度融合
德開小學家校共育處積極推動家校社協同育人實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2323”新模式:第一個“2”即2個日子開放,向家長開展校園開放日、校長接待日等活動。“3”即3種溝通方式,“145”全員家訪活動、家長座談會及家長會。第二個“2”即2種學習參與方式,家長大講堂和“家長說”課程分享。“3”是3種活動方式,即家長參與性研學、親子運動日及寒暑假體育特色作業。
(一)以開放日為契機,打開校門,開放辦學
學校將“開放”作為核心理念,定期開展校園開放日和校長接待日活動。在校園開放日,家長們走進課堂、餐廳,參與大課間巡視,與校長座談,通過看、聽、問、談,全面了解教師的工作狀態、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態以及學校的管理狀態。這一活動不僅展現了學校的常規教育教學,更為家校協同共育提供了良好契機,真正實現了“打開校門、開放辦學”的目標。
(二)以多元化溝通為紐帶,促進全員參與,實現深度互動
學校通過全員家訪、家長座談會和家長會,深入了解學生成長環境,傾聽家長心聲,為家校協同育人奠定了堅實基礎。學校創新開展“145”全員家訪活動,即一人一檔、全員覆蓋;實施“四維聯動”家訪模式,構建班主任主導、任課教師參與、心理教師指導、家長配合的四方聯動機制,確保家訪工作科學有效;落實“五步工作法”,通過“摸底-分析-家訪-跟蹤-評估”五個步驟,形成閉環管理,確保家訪工作實效。家訪活動中,全體教師一周一訪,每周四對每班約五名學生進行家訪,實現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同時,通過家長座談會和家長會,建立面對面溝通機制,這種溝通方式增強了家長的參與感和責任感,使家長從被動接受信息轉變為教育過程的積極參與者,深度的互動模式,有效提升了家校溝通的實效性。
(三)以學習共享為橋梁,推動資源整合,助力共同成長
為深化家校溝通,助力家長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學校開設家長大講堂和“家長說”課程分享。學校常態化開展“家長大講堂”活動,特邀具有豐富育兒經驗的家長或專業教師,為家長們分享科學的育兒理念與實踐方法,旨在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推動家校協同育人,共同助力學生健康成長。針對部分家長時間緊張的情況,學校創新開展“家長說”課程分享活動,通過學校公眾號發布,讓家長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這一以學校為主導、家長為主體的課程資源開發模式,不僅豐富了學校資源儲備,推進了課程建設,更有效提高了家長的育兒能力,促進了家校教育共識的達成。
(四)以特色活動為載體,深化家校聯動,落實協同育人
學校鼓勵家長以多種方式參與學校互動,通過家長參與性研學常規活動,開展研學實踐活動。同時,學校特別增設了“周三親子運動日”和“假期體育特色作業”兩項特色活動。每周三的“親子運動日”邀請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親子專注力訓練、你拋我接、合理運輸機等體育活動,旨在增進親子關系,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運動習慣,為家校共育搭建橋梁。寒暑假期間,學校設計了“假期體育特色作業”,鼓勵學生在家長陪伴下完成跑步、跳繩、球類運動等每日鍛煉任務,幫助學生養成堅持鍛煉的習慣,增強體質。家長通過參與活動,不僅增進了親子互動,也樹立了健康生活的榜樣,形成了家校共同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圍。
(五)以榜樣引領為動力,激發家長參與,提升育人實效
學校通過“家長證”頒發、“最美家長”評選、智慧家長事跡征集、“和美好家風”故事展播等活動,充分發揮優秀家長的榜樣引領作用,帶動更多家長積極參與教育。這些活動不僅讓家長從教育的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踐行者,還進一步融洽了家校關系,顯著提升了育人效果。通過樹立典型、表彰先進,學校營造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激發了家長參與教育的熱情,形成了家校協同育人的強大合力。
二、成效顯著:家校社協同育人步入良性循環
“2323”模式的實施,使德開小學的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步入良性發展軌道。該模式有效實現了家校在基本合作、家長教育和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三個方面的優勢互補,形成了強大合力。家長們從教育的旁觀者轉變為積極參與者,家校關系更加緊密,育人效果顯著提升。學校通過整合家庭和社會資源,不僅豐富了教育教學內容,還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促進了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三、經驗啟示:開放辦學,家校社同頻共振
德開小學的創新實踐表明,只有真正打開校門,讓家長和社會力量深度參與教育過程,才能實現家校社同頻共振,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這一模式為新時代家校社協同育人提供了有益借鑒,展現了學校開放辦學的勇氣和智慧。未來,學校將繼續深化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不斷創新教育模式,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保駕護航。
聲明
本文來源于德州天衢新區德開小學。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僅為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本文編輯:Sunshine
責任編輯:林美妮
山東教育發布 |
| | | |
投稿/新聞線索/爆料視頻
一經采用將獲得線索獎勵
點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