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畢業季臨近,或者申請季結束的時候,都會有人在爭論水碩這件事。爭論的點主要是圍繞學制的時間長短,錄取門檻,以及名氣等等。
那么問題來了,更進一步的,為啥會在這些事情上去爭一個高低?其實背后邏輯主要還是因為信息差和優績主義。直白點來說,就是當下的獎賞機制里面,你需要在更多維度里面努力,體現出你的優績。
No.1 水不水和學制長短其實沒關聯!
英國大學被噴水碩,主要是一年時長,大家并不關心英國是把2年的課程壓縮成一年。課程節奏快,強度高。他們只會和你縱向對比,國內研究生要2-3年。美國要2年,仿佛時間越長,就越代表你越努力。
但這種通過時長來判斷是否水的思考方式就挺學生思維。無論你留學與否,還是在國內考研保研這種。讀碩的核心是你在這個學歷中收獲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什么具體成果。
用人單位現在招聘也在往這個角度轉變,單純的你學歷只能過簡歷篩選關。之后還是要面試,要考察你相關的實習經歷,相關的能力和成果等等。
誰水誰不水的,永遠和人有關,而不是學制和模式。一年英碩畢業的有猛人,也有就業都難甚至畢業都難的水貨,混個低空pass畢業,回國還需要靠家里安排工作的。
當然國內這種2-3年起步的研究生,也有一堆樣子貨。用更長的時間來糊弄自己,自我感動。其實3年的時長里面,可能2-2.5年都是沒意義的,對自我提升更是毫無意義。但你又不得不按這個游戲模式去走,畢竟人太多,你不讀直接就業,社會安排不過來。
No.2 水不水和錄取門檻也沒關系!
錄取門檻這個東西本來就是一個滾動制的,特別考驗你的信息差的能力。就同樣國內高考體系,有的學生提前去搞一些加分項其實也是在搞信息差。大多學生都在埋頭走高考路線。人家可能已經換了個香港DSE體系去考國內top985。起點都是國內的學生,但結局不一樣而已。
你能說通過自己高考路線拿到國內名校的一定就強?通過其他路徑進去的就弱了?不是的。信息差的背后其實是家庭的實力財力,是整個家庭思維方面的能力差。這個在你之后進入社會后,會把你我之間的距離拉開的更大。
同樣,留學申請也是一個道理,同樣是名校,比如英國的ucl或曼大這種,人家就是開設了很多門檻偏低的專業,你只要掌握這層信息差,你就有機會花比較低的代價進入這些學校。但你只是具備入讀的資格而已。后面了,這個專業你能不能學到東西,為你之后就業所用。是不是你興趣點,是你未來想研究,能讓你去創造價值的?其實都不一定的。
很多人只是做了一道選擇題而已,在學校和專業之間,或者雙向平衡之間,選擇了自己覺得對的那件事情而已。都是等價交換原則。有些你覺得水的專業,畢業老難了,全是Reading list和essay,一周一小寫,一個月一大寫。人都麻了,但說實話能畢業的很充實,畢業后做那種論文指導都是信手拈來。這就是技能練成了。
不止英國是這樣,美國也是很多學校比如Columbia或USC這種的,一樣一堆好錄取的專業。門檻低,不代表水,只是不同人不同選擇而已。最終結局好不好,都不好說的。大家其實都在賭一個更好未來而已。
No.3 水不水和學校bar高低沒有關系!
其實只有國內的學生喜歡把學校進行三六九等的劃分,而且會劃分的特別細致。比如英國的被弄成G5,qs前50,qs50-100。很多學生是非前百的學校不去的,家里人也不會支持,覺得去了是浪費時間和財力。
但事實上,人家英國自己,對學校沒那么多劃分,人家就是紅磚,羅素集團成員等。真沒那么多區別。比如威爾士首府學校Cardiff在英國本土號召力其實挺強的,但在我們中國學生眼里,現在是不入流階段。拿到offer都沒什么可稀罕的。也不在優先考慮范圍。反而沉迷在那些搞創收的大班大課里面。為qs排名的溢價買單。
就學校的科研能力,成果等等方面而言,就拿謝大和利茲來比,或者南安和格拉來比?真的有多大的差別嗎?其實沒有,本身就在同一梯隊的學校。但很多學生會為最終學校選擇糾結到懷疑人生。覺得是不是要去排名更好,或qs排名里面更保值的。
除了同地區的學校在比bar,不同的地區也在比,總覺得美校是公認的第一,覺得美國留子是最頂的,其次才是英國,再是土澳,最后才到港新。但說實話,澳洲很多學校其實也很頂,甚至比英國一些學校更舍得投入,經費拉滿。我們很難從一概而論的總結里面去比拼誰的bar會更高點?我們只是喜歡從情緒的角度,覺得大家對某方面的支持會更多點,然后被帶偏角度。
就像今年本科來說,香港的學校更難申,英國的學校難度降低了。然后開始說港校比英國大學的bar更高。就是這么戲劇化。
總了個結:其實水不水的,真的是分配機制的問題。大家在互卷的情況下,想要向別人證明自己花的努力更有價值而已。只有別人是水的時候,才能側面證明你的選擇才更有價值。但這只是你站在某個視角的一廂情愿而已。
今天這篇內容,我是希望大家可以減少對外部因素的評判。相對來說更注重對自己的開發。越是內卷的行情,越需要你注重自我價值的創造。從興趣本身,到行業積累,把自己壁壘提高,逐步成為這個行業的話事人。才是提升自己的內核,而所謂的水不水,硬核不硬核沒那么重要。因為最終還是靠你個人去展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