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編輯 | 楊錦
4月7日,市場流傳一封郵件稱:“由于地緣政治及國際業務環境的變化,微軟將調整其全球戰略布局,并將于2025年4月8日起正式停止在中國區的運營。這一決定意味著我們微軟項目團隊的相關工作也將同步終止。”
這引發市場對微軟將關停中國區業務的關注。一位微軟發言人向搜狐科技表示,有關微軟將停止在中國運營的報道,信息不實,有關微創Wicresoft公司的業務和運營的任何問題應直接向他們咨詢。
搜狐科技注意到,這封郵件收件人為“WS HR Team”,其中的“WS”即為“Wicresoft”,也就是上海微創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微創軟件)。這是微軟在華投資的第一家合資公司,在行業被普遍視為微軟在中國的軟件外包商。
微創2000人受波及,“打工皇帝”唐駿為董事長
據《財經》等多家報道,此次裁撤的主要是微創軟件在中國的約2000人的微軟項目組,涉及上海、無錫等全國多個城市,提供裁員補償為N+1。
多名自稱微創軟件員工的網友在社交媒體上證實了裁員消息,其中有人提到,微軟跟微創解除了大量合作項目,并轉去印度。
“為了確保大家的職業發展不受影響,公司將制定詳細的過渡方案,希望提供更多選擇和支持。與此同時,公司將緊跟微軟全球布局的腳步。我們會在越南,日本,匈牙利等歐亞地區積極拓展海外業務,優先為原微軟業務線的員工提供海外工作崗位和工作選擇。”前述郵件提到。
這意味著,微創軟件將在中國停止微軟的業務服務,并將重心轉向海外。微軟是該公司服務的核心客戶,其在國內主要負責微軟Windows、Office等業務的售后服務。
隨著該公司停止在中國服務微軟項目,微軟這些業務后續將如何支持用戶服務,微軟方面未對搜狐科技作出回應。
官網顯示,微創軟件成立于2002年,最初由微軟和上海市國資聯合創辦。目前,該公司在全球設有36處交付中心,分布在中國、美國、歐洲和日本,擁有來自74個國家的1.2萬余名員工,服務了全球2500余家企業及政府客戶,覆蓋高科技、互聯網、制造、汽車、金融、保險、能源、公共事業等行業。
有“打工皇帝”之稱的職業經理人唐駿擔任微創軟件董事長。他曾于1994年加入微軟,從基層程序員做起,2002年成為微軟中國總裁,兩年后以微軟中國終身榮譽總裁身份退休。后來,他還擔任過盛大網絡公司總裁。
據天眼查,微創軟件目前共有四名股東,包括北京晶世時代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31.2%,下稱北京晶世)、浙大網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3.24%,下稱浙大網新)、上海駿惟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持股23.24%,下稱上海駿惟),微軟是最小股東,持股22.32%。
其中北京晶世和上海駿惟最終均由注冊于香港的微創(中國)有限公司持股99%,唐駿持股1%。據唐駿社交平臺簡介,他是微創(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其還在今年先后出席了微創軟件的中國年會和PPE風尚節活動。
作為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浙大網新此前曾多次嘗試轉讓微創軟件股份。根據其公告,微創軟件2021年主營業務收入為23.53億元,凈利潤9102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微創軟件旗下的微創(上海)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微創網絡)還曾多次謀求上市。在意圖借助富通鑫茂、新力金融等借殼上市失敗后,微創網絡在2019年沖刺科創板,受到“圈錢”質疑,半年后撤回上市申請。
微軟入華30年,從承諾擴張轉向持續調整
隨著AI加速智能化升級進程,微創軟件在去年推出了企業級AI大模型應用平臺WISE,還完成對日本autumn公司以及上海啟明軟件的收購,今年還與杭州銀行、大都會人壽、蒙牛集團、暉致醫藥、攜程網、GE等企業達成重要合作。微創軟件方面表示,在波動的經濟環境中,業績和利潤持續增長,屢創新高。
隨著微創軟件此次變動,其業務或受到一定影響,而這也是微軟在科技貿易環境變化下持續調整在華戰略的延續。《財經》援引微創內部人士稱,微創軟件裁撤微軟中國項目組受到美國有關行政令影響,導致微創軟件在中國的外包團隊難以繼續為微軟提供服務。
微軟自90年代入華,2022年迎來30周年,當時還曾表示會擴大招聘,并計劃對北京、上海及蘇州的園區進行升級擴建。
但隨著內外部環境變化,微軟不僅沒有在華擴張,反而在不斷調整收縮。今年初,微軟關閉了位于上海的物聯網與人工智能內部實驗室,其曾支持了浦東近100家企業的258個項目。
去年5月,微軟聲稱將700至800名在中國從事 AI工作的員工調往新崗位,遷移至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地區,主要涉及微軟亞太研發中心和Azure AI團隊的部分員工。有媒體報道稱,在AI研究方面,微軟在對中國進行一定“隔離”。
隨后,微軟關閉了在中國大陸的所有授權實體店,僅保留官網商城與京東旗艦店。當時,微軟發言人回應表示,微軟不斷評估其零售策略以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微軟已決定對中國大陸市場的渠道進行整合。
微軟總裁Brad Smith(布拉德·史密斯)還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一篇博客中明確將中國視為AI領域的競爭對手,認為中美很可能在接下來的四年中在全球市場展開競賽。這場競賽很可能由最快的先行者贏得,因此美國需要一個明智的國際戰略,并呼吁美國加強基礎設施投資。
目前,微軟在中國提供除了大眾比較熟知的Windows、Office等業務,還包括云計算與AI相關解決方案和服務。但相較蘋果、英偉達、特斯拉等科技公司,中國在微軟業務營收中的貢獻相對較小。
去年6月,微軟總裁史密斯在在美國一場聽證會上表示,微軟在中國的營收約占其總收入的1.5%,并正努力減少其在中國的工程業務。
如今來看,這一調整還在繼續,而微軟也不是唯一一家這樣做的公司,IBM等公司此前也在裁撤國內研發等部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