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晚清歷史,人們就想起那些不平等條約,軟弱的清政府遭受列強的欺壓,只能通過割地賠款來茍延殘喘。不過,在晚清時期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軟弱不堪的清朝,居然通過外交手段據理力爭,從美國政府那里獲得了一筆數額不小的賠款,這也是1840年以后,清朝首次獲得外國的賠款。那么,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石泉慘案
這起賠款是由一場慘案引發的!1849年,54名華工抵達加州的舊金山,一年后就增長到了4000人。在這之后,原美國駐華公使蒲安臣代表清朝與美國簽訂條約,鼓勵兩國之間自由移民。此后,到美國西部謀生的華人越來越多,到1880年的時候達到了105465人。吃苦耐勞的華人遭到了一些白人的仇視,結果引發了一場血案!
1882年,美國通過了《排華法案》,之后排華事件就越來越多。到了1885年9月2日,懷俄明的石泉鎮發生了一場針對華工的暴力屠殺事件。100多名武裝起來的白人礦工襲擊當地的華人礦工,并且劫掠了華人聚居區。在這場石泉鎮慘案中,共有28名華工死亡,15人重傷,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高達14萬美元!
二、清朝反應
事件發生后,美國當地政府以及聯邦政府也做出了一些舉措,并在9月9日派出200名士兵,護送650多位華人乘車返回石泉鎮。在這之前,清朝駐美公使鄭藻如已經從報紙上得知此事,他要求美國外交部,“發電調兵彈壓拿兇”,并讓舊金山領事查明此事。9月18日,清朝駐舊金山領事傅列秘等人抵達石泉鎮,并展開調查。
事情很快就查清楚了,原來在此之前,當地的白人礦工組織想要罷工,讓華人礦工也參與其中,但是遭到了拒絕。于是這些喪心病狂的白人礦工利用當地“排華”的情緒,發動了這場針對華人礦工的屠殺。調查組還詳細列出了這場慘案對華人造成的損失,總計為147748.74美元,大致相當于現在的418萬美元。
三、索賠成功
在派人調查慘案的同時,鄭藻如還將此事稟告給了總理衙門,還向總理衙門詢問歷年以來中國賠償在華美國公民的案件。另外,鄭藻如還向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詢問“沙面事件”的賠償情況。在做好這些準備工作后,鄭藻如代表清朝正式向美國國務卿貝阿德提出了懲治兇手、賠償損失、保護華工等要求。但是,美國并不愿意賠款。
當時雖然沒有網絡,但此事也在清朝引起了關注,廣州、重慶還發生了反對美國商人、傳教士的事件,因此美國駐華公使田貝敦促華盛頓方面賠償。此時張蔭桓出任駐美公使,他與鄭藻如一道與美國磋商此事。到了1887年,美國國會批準了總統克利夫蘭的提出賠償款項。之后,清朝將這筆14.7萬美元的賠款全部發放給了石泉鎮的華工們。用張蔭桓的話來說,“自中外通商以來,外國賠償中國巨款,系屬初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