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主要分布于廣西欽州市三娘灣海域,已從2004年的96頭增長到目前的約300頭。黃云清 攝
4月8日是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全區各地舉辦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向公眾普及珍稀動物知識,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記者從自治區林業局了解到,廣西現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1151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73種,包括白頭葉猴、東黑冠長臂猿、中華穿山甲等在內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共55種。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金斑喙鳳蝶。自治區林業局供圖
“十四五”以來,廣西在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保護與繁育研究方面成果豐碩。瑤山鱷蜥野外種群數量達約510只,東黑冠長臂猿種群數量達到5群39只。白頭葉猴作為廣西特有的靈長類動物,數量由598只增加到1400多只。以穿山甲為代表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救護繁育技術實現子四代突破,中華穿山甲、黑葉猴、冠斑犀鳥、鱷蜥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野外放歸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與種群恢復積累了寶貴經驗。
在南寧市隆安縣喬建鎮龍堯村一處喀斯特石山崖壁上,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冠斑犀鳥在此筑巢繁殖。朱小明 攝
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廣西構建了較為完善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全區已建成自然保護地223個,保護了9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類。同時,廣西還積極推動瀕危動物遷地保護,建立動植物園、物種種質基因庫(圃)等,為珍稀動物提供了安全的庇護所。
此外,廣西林業部門積極會同公安、市場監管、海關等部門深入開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等一系列專項嚴打行動,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強化保護舉措,推動珍稀動物種群數量穩步增長,生物多樣性保護持續向好。截至2024年,廣西珍稀物種和瀕危物種特有值穩居全國第一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