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那位1米75的健身教練小吳,最終留給爸媽的,是在電動車座位上整齊擺放著的手機與身份證。監控記錄下,他摘掉頭盔的那一剎那,臉上依舊掛著笑;而且誰能想到,這笑容的背后,竟然暗藏著通向江水的那一幕場景呢?
家屬懸賞20萬之際,全城都在緊鑼密鼓地刷著尋人啟事,她媽媽泣不成聲地拍著視頻呼喊:“孩子啊即便你對我們心懷怨恨,回來罵我們一頓也好呀?”然而撈上岸的卻僅有那泡得發白的遺體,手機里所有的數據都被清空了,仿佛徹底抹去了曾經存在過的痕跡。
知情人稱,這孩子剛入職呢,就遭遇了極其糟糕的情況——原本承諾月薪過萬,可實際上到賬只有兩千;而且還被主管當著眾人的面羞辱,“就你這體格還想教人?”其實在更早之前呀,他曾發過一條很快就刪除的動態:“希望下輩子能換個家庭。”他爸后來蹲在手機屏幕前哭泣,說:“這孩子從來沒向我們要過新衣服,甚至連零花錢都攢著給我們買蜂蜜柚子茶。”
這不是“熊孩子”離家出走的那種狗血劇情啦。監控里最后的畫面呢,其實是他輕輕地脫下外套,接下來很整齊地疊成方塊,接著放在欄桿上,就好像在完成某種特別的儀式一樣。江邊的淤泥中居然沒留下腳印,不過說真的,他朋友圈最后的定位還停在健身房更衣室呢,并且備注著“今天正式上崗”。
有人扒出他媽媽的朋友圈,三天前還在發尋人視頻:"昱豪啊媽以后什么都聽你的,你想吃泡面就吃泡面,想打游戲就打游戲"底下全是哭臉表情,可點贊最多的是條評論:"我們家孩子也是這樣,說好好的突然就不說話了,問他怎么了就擺手”
現在江邊多出了一塊石頭,“吳昱豪”這三個字,被刻在了上面。每天有很多年輕人,會來到這里,在石頭旁邊,系上白色的花。
他們表現得,特別沉著冷靜,把耳機線,輕輕地塞進石頭的縫隙中,接著就開始播放歌曲《起風了》。有一次一位送外賣的小哥,路過這里,竟然往江里面,扔進去一罐可樂,他說:“兄弟這罐可樂不用退瓶,你拿著吧。”
這事兒看得人后脊背發涼——他并非留守兒童,家里開著超市,冰箱里塞著滿滿的進口牛奶;他也不是學習成績很差的學生,高考數學僅差5分就滿分;更不是沒有人疼愛,奶奶每周還會給他織毛衣。
可是這些“看似很好”的東西卻拼不出完整的他,就如同拼圖缺了那最為重要的一塊。
現在家長群里都在傳他媽媽那句話:“我寧可他,對我大喊大叫,也罷過他,一聲不吭。”
問題在于,當孩子將所有情緒都塞進抽屜;而且那鎖住抽屜的鑰匙或許永遠都找不回來了。我們常說“18歲該獨立了”,其實卻忽略了給這把鎖配上備用鑰匙——即便只是一句:“嘿你要是累了,哭出來也無妨。”
江水漫過橋墩的時候,有人拍到彩虹。可他媽媽說,現在看見彩虹都想拿剪刀剪斷。希望這不是最后一個被江水吞掉的孩子,希望更多的父母能聽懂孩子沉默的重量,別等彩虹出現時,手里只剩剪刀。
信息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