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費用同比下滑超五成,降幅高達99.7% 的“其他費用”究竟包含哪些?
《中國科技投資》張婷 丁丹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出現低級錯誤。在東莞發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莞控股”)4月7日晚公布的2024年年報中,審計機構是致同會計師事務所,一處落款里竟出現了“前任”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的名字。
來源:東莞控股2024年年報
年報顯示,東莞控股2024年“降收增利”,研發費用同比降幅超過50%。
凌晨緊急修正
根據東莞控股2024年12月15日發布的《關于聘任2024年度審計機構的公告》,該公司擬聘任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為2024年度審計機構。同時,東莞控股已就擬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相關情況與大華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充分溝通,其對變更事項無異議。
Wind數據顯示,2019—2023年,大華會計師事務所連續五年擔任東莞控股年審審計機構,期間均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對于2024年年報中出現的審計機構名稱錯誤,有自媒體博主分析,“估計直接套用去年的年報模板,落款事務所的名字都沒有修改”,并稱“年報不可兒戲”。
記者注意到,4月8日0點8分,東莞控股重新發布了一版2024年年報,其中原先被誤寫為“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地方,已更正為“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原先的版本已下架。
來源:東莞控股2024年年報(更新后)
在過往的監管公告、媒體報道等中,上市公司年報里出現低級錯誤的情況并不鮮見。如根據上交所2024年8月2日披露的《關于對福建福日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及有關責任人予以監管警示的決定》,當年5月10日福日電子披露的《關于2023年年度報告更正的公告》顯示,因工作人員工作疏忽,導致該公司2023年年度報告存在多處內容列示錯誤,包括“主要會計數據”中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業收入有關數據,“主營業務分析”中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及其變動情況的部分數據等。上交所指出,年度報告是信息披露的重要文件,是投資者關注的重要事項,福日電子年度報告中出現包括主要會計數據、主要財務指標等多處錯誤,損害了投資者的知情權。
就年報中出現的審計機構列示錯誤,記者致電東莞控股董秘辦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不太清楚相關情況。
研發費用同比降幅超五成
公開資料顯示,東莞控股是東莞市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高速公路投資、運營,新能源充換電設施的投資、建設、運營,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類金融運營管理,股權投資等。2024年,東莞控股實現營業收入16.92億元,同比下降 63.91%。對于營收下滑,年報稱系由東莞控股退出東莞市軌道一號線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號線公司”)所致。年報表示,考慮到軌道業務的投資壓力及風險, 報告期東莞控股退出軌道交通業務,不再持有一號線公司股權。
營收下滑的同時,東莞控股2024年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8.27億元,同比增長34.63%;實現經營性凈現金流13.73億元,同比增長253.10%。從營收的構成來看,東莞控股2024年近八成收入來自高速公路通行費;超過97%的收入出自廣東省。
值得一提的是,東莞控股2024年的研發費用為412.56萬元,同比下滑52.63%;研發人員人數從2023年的51人下降為45人,同比下滑11.76%。年報稱,東莞控股研發投入全部為東莞市康億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億創公司”)的研發投入,后者為東莞控股的下屬公司,致力于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建設及充電服務。2024年,康億創公司歸母凈虧損為2466.08萬元,較2023年1848.77萬元的凈虧損進一步擴大。
根據年報顯示,東莞控股的研發費用主要由職工薪酬、折舊與攤銷、其他費用三部分構成。其中,2023年的其他費用金額達406.17萬元,占同期研發費用比例接近47%,而該費用在2024年僅有1.23萬元,同比降幅高達99.7%。
對于研發費用及其中其他費用的快速下滑,以及其他費用包含怎樣的明細,東莞控股上述負責人只稱相關下滑屬于正常的波動,符合高新技術企業的相關要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