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Defence-Blog”網站在7日曝出一個很驚人的消息——烏茲別克斯坦已經確認采購“梟龍”戰斗機,目前其飛行員正在接受培訓。在有匿名“烏茲別克斯坦國防工業局消息人士”出面佐證的情況下,這份軍購看起來還有那么回事。而如果“梟龍”最終真能落地中亞,那可不是小事——預示著其作戰定位終于得到認可。
▲美國“Defence-Blog”網站曝出的消息相當驚人
烏茲別克斯坦現在的主力戰斗機是米格-29,數量大概有30架,不過因為年久失修加上零部件供應短缺,所以其中18架已經封存,作為“固定零部件來源”使用。據說俄烏戰爭期間,烏克蘭曾對外高價求購蘇系戰斗機整機和零部件,其中就有不少來自中亞(未必就是烏茲別克斯坦供應的,但烏克蘭確實從中亞買到不少米格-29和蘇-27配件甚至整機)。而烏茲別克斯坦之所以渴望獲得先進戰斗機,其實也和俄烏戰爭有點關系。
▲繼承自蘇聯的米格-29已經很老舊
早在2019年夏季,俄羅斯“Top War”網站就爆料稱,烏茲別克斯坦即將采購蘇-30SM,成為這款戰斗機的第四個海外用戶。考慮到中亞和蘇制戰斗機的歷史淵源,外界當時還是認可這份訂單的,畢竟同在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可是早早就下手買下了蘇-30SM。問題在于,“側衛”系列重型機的售價并不低,烏茲別克斯坦實際上承受不住這份高昂成本,所以一直在和俄羅斯談判,希望后者降低售價。結果這一拖就是兩年多,連規劃中的米格-29升級也因此被耽擱,等到俄烏戰爭爆發,這事就徹底黃了。
▲哈薩克斯坦裝備的蘇-30SM
忙于前線戰事的俄羅斯航空工業,已經無力對外出口蘇-30SM,烏茲別克斯坦真正封存18架米格-29,其實也是在2022年零部件供應短缺后才落實的。在這種情況下,其實際上已經對俄制戰斗機缺乏信心,開始尋求更穩定的戰斗機供應來源。2023年11月,時任法國總統馬克龍出訪中亞,隨后達索公司代表,也在法國和中亞之間來回奔波,最終是法國《論壇報》捅出了一則驚爆消息——烏茲別克斯坦正在考慮引進24架“陣風”。
▲“陣風”實在太貴了
相比于蘇-30SM,大家一致認為“陣風”更加不適合烏茲別克斯坦,后者除了價格昂貴外,對維護保養的要求也更加苛刻,這對于中亞惡劣的自然環境、并不出色的工業基礎來說,是非常明顯的缺點。事實上,這事也確實很快就沒消息了,整個過程最大的貢獻,其實是證明中亞國家有出口自然資源,沖抵戰斗機貨款的資格。而在這之后,一直雄心勃勃的韓國,也試圖對中亞推銷FA-50,但只經過短暫接觸,烏茲別克斯坦就拒絕了這款帶有大量美國元素的戰斗機。
▲韓國這幾年滿世界推銷FA-50
相比于上述三種選擇,“梟龍”最大的特點就是性價比很高,其最新Block3版本已經邁進四代半技術標準,但之前對伊拉克和阿根廷的報價,都只有不到6000萬美元。此外,作為中巴聯合發展的機型,“梟龍”本身就針對沙漠環境有特殊設計,烏茲別克斯坦維護保障不會很困難。即使是“梟龍”最大的短板——戰斗力偏低,對于中亞用戶來說,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梟龍”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得不到認可
“梟龍”從問世起,就希望作為一款高性價比戰斗機獲得國際買家認可,但迭代到Block3版本后,卻一再受到二手F-16、FA-50的沖擊,到目前為止進展寥寥,很多人不禁開始懷疑其出口能力。而如果吉爾吉斯斯坦這份訂單能落地,就證明其實仍然有買家需要“梟龍”Block3這種特殊機型,大家也就不用太過悲觀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