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術刀到權力中樞,俄羅斯如何“曲線控敘”?
2025年4月7日,敘利亞政局再爆猛料:52歲的婦科醫生馬希爾·沙拉被任命為總統辦公廳主任。這位曾在俄羅斯沃羅涅日鐵路醫院工作近10年的“外籍官僚”,其履歷中長達10年的俄羅斯職業生涯(2014-2024)引發軒然大波——他不僅是敘利亞過渡政府中首位具有完整俄羅斯背景的高級官員,更被外界視為俄羅斯在敘利亞“去阿薩德化”后的深度布局。
一、俄羅斯背景:從婦科醫生到“總統大管家”的魔幻進階
馬希爾·沙拉的履歷堪稱“俄羅斯制造”的典型樣本:
- 教育鍍金:畢業于俄羅斯沃羅涅日布爾登科國立醫科大學,該校以培養軍事醫療人才著稱,其校友網絡覆蓋俄羅斯國防部和軍工復合體;
- 職業軌跡:2014-2021年擔任俄羅斯道路臨床醫院科室主任,2018年起兼職私人診所,直至2024年敘利亞政變前仍擔任俄羅斯鐵路第一綜合診所婦女咨詢主任——這10年恰好覆蓋敘利亞內戰最激烈階段,其在俄期間的社會關系網耐人尋味;
- 權力躍遷:2024年敘利亞政權更迭后,馬希爾先任衛生部長,后迅速擢升總統辦公廳主任,成為總統艾哈邁德·沙拉(朱拉尼)的“大管家”,掌控政府核心協調權。
更值得玩味的是,馬希爾的任命與俄羅斯在敘軍事基地的存續直接掛鉤。2024年12月政變后,俄羅斯通過運送數千億敘利亞貨幣、維持塔爾圖斯海軍基地等方式,與新政府達成利益交換。而馬希爾作為俄化背景最深的官員,其履職被外界視為俄羅斯“以文職滲透替代軍事干預”的新策略。
二、總統辦公廳主任:俄羅斯控制敘利亞的“隱形內閣”
馬希爾的新職位絕非普通官僚崗位:
權力樞紐:總統辦公廳主任是敘利亞總統與政府各部門的“神經中樞”,負責制定會議議程、監督政策執行,甚至直接向各部委傳達總統指令。這種角色使其成為總統決策的“影子操盤手”;
戰略意義:在敘利亞過渡政府尚未完全穩定的背景下,馬希爾的任命被解讀為“俄羅斯在新政權中安插的閥門”——通過控制總統的日常行政,俄方既能確保塔爾圖斯基地等核心利益,又能避免直接軍事介入的國際輿論壓力;
歷史鏡鑒: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后,俄羅斯通過扶持阿薩德政權保留軍事存在;如今阿薩德倒臺,俄方轉而通過文職官員實現“柔性控制”,這與2008年格魯吉亞戰爭后扶持親俄政權的手法如出一轍。
三、“去阿薩德化”背后的俄羅斯棋局
俄羅斯對敘利亞的深度介入,本質上是對其“中東支點”的戰略保衛:
軍事存在:塔爾圖斯海軍基地是俄羅斯在地中海唯一的永久基地,其49年租約涵蓋核動力艦艇停靠權,每年為俄海軍節省20億美元開支。馬希爾的任命被視為俄方確保該基地安全的“政治保險”;
能源博弈:敘利亞是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潛在通道(經土耳其或伊拉克),控制敘政權可制衡美國在中東的能源霸權;
地緣對沖:隨著伊朗在中東影響力上升,俄羅斯需要在敘利亞維持獨立力量,避免過度依賴伊朗導致戰略被動。
四、國際社會的“沉默共謀”與敘利亞困境
馬希爾的任命暴露了國際社會的“雙重標準”:
西方默許:盡管美國曾將“沙姆解放組織”列為恐怖組織,但2024年政變后迅速與新政府接觸,甚至取消對總統艾哈邁德·沙拉的1000萬美元懸賞。這種態度轉變為俄羅斯的文職滲透提供了戰略空隙;
阿拉伯世界失語:沙特、土耳其等地區大國雖與新政府接觸,但均未對馬希爾的任命提出異議。沙特甚至向敘提供人道主義援助,試圖在“親俄”與“親西方”之間維持平衡;
敘利亞民眾之殤:新政府雖承諾“包容性改革”,但馬希爾的任命顯示權力仍被外部勢力主導。大馬士革民眾抱怨“大餅價格暴漲10倍”“每天僅供電1小時”,民生困境與政治博弈形成鮮明對比。
結尾:俄羅斯的“隱形控制”與敘利亞的未來
馬希爾·沙拉的任命,標志著俄羅斯對敘利亞的控制從“軍事硬實力”轉向“政治軟實力”。這種轉變更隱蔽、更持久,也更具欺騙性——當國際社會將目光聚焦于俄軍戰機和導彈時,俄羅斯已通過“自己人”在敘利亞政府內部搭建起決策網絡。
對敘利亞而言,這意味著從阿薩德家族的威權統治,滑向俄羅斯的隱性殖民。當馬希爾在總統辦公廳審閱文件時,他不僅是敘利亞的“大管家”,更是俄羅斯地緣戰略棋盤上的關鍵棋子。而敘利亞人民的苦難,可能才剛剛開始。
(本文部分信息綜合自阿拉伯多家權威媒體報道、敘利亞官方通訊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