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正好
太和縣近4萬畝
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
——太和香椿
陸續上市
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采摘
品味這獨屬于春天的美妙滋味
清明時節,太和縣沙潁河畔,大片金黃的油菜花田錯落分布,一棵棵香椿樹穿插其中。游客走進香椿林,指尖輕捻,摘下今春第一茬嫩芽。泥土的芬芳與椿芽的清香在春風中交織,令人陶醉。
游客王明月說:“今天是專門過來采摘的。香椿是太和的地方特色,香味特別濃郁,吃上一口,滿嘴飄香,這就是春天的味道?!?/p>
“我們推出了香椿采摘、香椿盆栽,還安排專人講解30多種香椿制作方法,讓游客在這里感受地方特色美食文化?!碧涂h香椿種植戶哈健強介紹。
谷雨前的太和香椿
品質上乘,色澤油亮
肉質肥厚飽滿,口感清脆且無渣
享有“太和貢椿”的美譽
是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
2022年5月,“太和貢椿”制作技藝成功入選安徽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新鮮采摘的香椿嫩芽,經開水簡單焯燙后,通過煎、炒、拌、蒸等多樣烹飪方式,被制作成一道道獨具特色的地方美食,當地餐飲業掀起“椿味創新潮”,讓游客大飽口福。
太和縣某酒店主廚陳坤說:“我們推出了粵菜與徽菜相融合的創新菜式,做出了十幾種香椿做法,比如香椿醬焗大黃魚、香椿炒雞蛋等??腿藖砦覀兊?,可以享受一桌香椿盛宴?!?/p>
截至目前
太和縣登記在冊的香椿種植面積達3.9萬畝,主要分布在沙潁河兩岸,品種以黑油椿、紅油椿和青油椿為主,年產香椿芽約410萬斤,占據全國銷售市場的21%以上。
當地深挖生態、產業及自然人文等特色資源,大力發展觀光經濟和美食經濟。太和縣大新鎮副鎮長劉國佩介紹:“我們因地制宜,將香椿與油菜花有機結合,沿途打造旅游觀光經濟帶。游客既可以體驗采摘的樂趣,也能就近品嘗香椿美食、購買香椿產品?!?/p>
“香椿下來了,我們每天能賣出1000多斤鮮香椿,還有我們研發的50多個產品也很受游客青睞?!碧涂h潤天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海燕說,“現在產業發展好了,帶動了村民就業,每年人均收入能達到兩萬多元?!?/p>
太和縣高度重視香椿產業發展,通過成立行業協會、出臺扶持政策、加強宣傳推廣、開展技術培訓、打造品牌形象、組織展覽展銷等舉措,推動香椿產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太和縣
已形成香椿苗木培育、
片林種植 、香椿深加工
三大主導產業
全產業鏈年產值約4億元
每年為當地農民新增收入
超過5000萬元
記 者 | 郭海濤
通訊員 | 劉輝
編 輯 | 劉超然
審 核 | 張 杰
來 源 | 阜陽新聞聯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