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曾思怡
樓市新政一再出新,但如常州這番大力度,還是罕見。
4月3日,常州發布一則購房補貼政策,內容為:如果你在常州無房,或者住房面積小于75平米,就可以申請政府的購房補助,補助金額為房款總額15%、最高20萬元的資助,面積不超過140平方米的新建商品房現房。
當前常州首套、二套商品房首付比例也是15%。
有網友表示:相當于首付款由政府幫你出了,還有文章形容:此舉堪稱史上最大力度的地方購房補貼。
圖源:圖蟲創意
為什么是常州?此舉又將多大程度帶熱當地樓市?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對時代周報記者指出,常州推出此重磅政策,既與當地的樓市下行、庫存壓力大有關,也是地方“搶人才、刺激樓市、穩經濟”全盤考慮的一環。
重磅舉措之下,市場有所升溫。
據當地媒體,從該政策發布到4月6日下午6點,常州天寧區在售樓盤共接待客戶1162組,簽訂認購協議141套,完成簽約16套,其中加入購房資助專項房源庫的8個樓盤接待客戶858組,簽訂認購協議130套,完成簽約14套;另一城區有樓盤銷售人員稱,清明小長假期間,該樓盤的訪問量比平時增加了40%左右。
政府幫付“首付”
據常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的公告,購房者在購房資助專項房源庫內新選購一套建筑面積140㎡及以下新建商品住房現房,并在購房資助資格憑證有效期內完成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備案,可獲得購房款的15%但不超過20萬元的購房資助。
不過,購房者要滿足以下條件才可申請購房資助:在常州無商品住房,或在常州擁有商品住房建筑面積總計不超過75㎡;申請人已婚的,其配偶須作為共同申請人。
根據當地文件,這個政策的目的,是“支持住房困難工薪群體購買自住新建商品住房現房”。
因此,享受此項購房資助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時,以及已享受購房資助的購房人及其配偶在常州購買其他商品住房時,應全額退還已享受的購房資助資金(不計息)。
參與此次購房資助的房源都展示在常州住房APP和常州住房公積金微信公眾號“購房資助”專區。截至目前,“房源庫”內有79個項目、超1萬套房源,已覆蓋全市。
常州 圖源:圖蟲創意
常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委書記、局長彭峻日前曾向媒體介紹,所有房源均完成竣工驗收備案,由房企自愿申報并經屬地住建部門核驗,確保無查封抵押風險,“質量有保證、交付有保障”。此外,房源庫將隨新竣工項目動態更新。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政發布幾天后,常州又專門就大家關注的政策實施細則,專門發布文章進行解疑答惑,部分解答可以說是讓躍躍欲試的購房者吃下“定心丸”。
比如,就大家關心的“符合資助條件的房源如何定價”“15%補貼是政府出資還是房地產商降價”,常州回應“房屋買賣是一種市場行為,房價由購房人和開發企業協商后共同決定”。
又如購房資助資金劃撥形式上,由當地政府直接撥付至指定的商品房資金監管賬戶,再由商品房資金監管機構與開發商結算。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當前常州首套、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比例不低于15%,而本次購房資助也正好是總房款的15%。
也就是說,如果所購新建商品房首付沒有超過20萬元的話,相當于常州政府直接幫購房者把首付支付了;如果所購商品房首付超過20萬元,則購房者支付超出部分,也顯著降低購房門檻。
為什么是常州?
綜合來看,去庫存形勢較嚴峻,地方財力水平較好,疊加吸納人才人口的需求,是常州此番樓市新政高力度推行的主要原因。
樓市表現方面。克而瑞數據顯示,3月份常州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11萬㎡,同比下跌34%,而1~3月份累計銷量為29萬㎡,同比下跌29%。
與此同時,據CRIC中國房地產決策咨詢系統,2025年3月30個重點城市商品住宅消化周期中,消化周期超30個月的幾座城市中,就包含常州。
土地市場方面。2024年,常州的土地成交規模跌幅超1/3,2025年尚未有地塊成交。
綜上,可見常州穩樓市之迫切。
李宇嘉指出,當前,各個城市現在的購房潛力群體,主要就是剛需和改善型需求。剛需主要是新市民、外來人口,但這部分人群對房價的支付能力還比較弱;另外,新房市場主要是改善型需求,對他們而言,一般需要先把手上的房子賣掉,才能購置改善住房。
“常州這樣做,一下子就將購房門檻降到地板上了,從而能夠將無效的購買力變成有效的購買力。既能夠刺激到剛需,還能促進改善,帶動一二手房循環,這樣還能為稅收做貢獻。”
當然,這種大力度購房補貼,也需要地方財力支撐。
李宇嘉表示,當常規的刺激樓市的政策應出盡出以后,如果市場還在繼續下行,而且促進止跌回穩成為地方一項重要的任務時,但有支付能力的購買力比較少,各地都在爭搶,接下來比拼的就是各地財政在紓困樓市上的投入。
“而常州屬于蘇南地區,是蘇南模式的典型代表,歷來都是政府有錢、民間富庶的區域。”
具體來看,作為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常州既是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也是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
最近幾年,常州憑借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在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站上我國萬億GDP城市陣營,且2024年人均GDP突破20萬元大關;地方財政方面,2024年,常州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97.8億元,同比增長2.6%,增幅位列蘇南第一,稅收占比84.1%、位列全省第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