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云南師范大學呈貢校區體育館內,馬龍、許昕、劉詩雯、李曉霞四位國乒奧運冠軍與千名師生共同見證“國球奧運冠軍進校園”活動啟幕。活動以乒乓球為紐帶,將西南聯大“剛毅堅卓”的紅色基因與國球“永不言棄”的拼搏精神熔鑄為新時代的青春宣言。
紅土高原的體育共鳴:國球與云南的文化交響
當天14時30分,伴隨著云南師范大學師生的熱烈掌聲,馬龍、許昕、劉詩雯、李曉霞四位奧運冠軍步入運動場。他們的到訪讓這座承載著西南聯大精神的高等學府,在國球的躍動中迸發出新時代的青春力量。
這場由國家體育總局指導、中國乒協與云南師大聯合主辦的“國球奧運冠軍進校園”活動,以體育為媒,讓奧運精神與紅色基因、邊疆體育文化碰撞出獨特火花。
奧運冠軍分享拼搏故事:國乒精神點燃青春火種
在“奧運冠軍分享與互動”環節,四位冠軍以親身經歷詮釋體育精神的內涵。
馬龍分享了自己四次征戰奧運會的歷程:“我能參加四次奧運會真的非常幸運,其實應該算是四次半吧,2008年我作為王皓和王勵勤的陪練,也入住了奧運村,感受到了大賽的緊張氛圍,學習了怎么備戰,這次經歷給了我之后的奧運會比賽很多幫助。”作為中國乒乓球男隊的隊長馬龍不僅是“六邊形戰士”“雙圈大滿貫”,他堅守在賽場的身影也是國乒精神的象征。現場,馬龍表示來到學校感覺自己都變年輕了。“大學校園的氛圍很輕松,我一走進來就感覺自己變年輕了。”
“直拍天花板”的許昕近年來專注于青少年乒乓球的培養工作。在分享奧運故事時,許昕坦言自己很喜歡團隊作戰。“我是團隊的潤滑劑,雖然經常作為‘反面教材’,但是我非常享受團隊作戰的快樂,無論是男雙還是男團,和隊友一起贏得勝利才最有價值。”當主持人問其和龍隊誰更厲害時,許昕笑言乒乓球自己只服龍隊。“我打不過龍隊,還是因為我的練習不夠多。”
劉詩雯分享了自己職業生涯的成長之路,并鼓勵大家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和信念,不要放棄夢想。“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運動員們都做到了打磨細節,不斷歷練自己,只要做好日常的點滴,你們也能在關鍵時刻爆發出不一樣的潛能。”
作為青少年體育推廣者的李曉霞,則呼吁更多的青少年“動起來”“玩起來”,積極了解、擁抱和愛上體育運動,身體力行去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她表示,要把體育精神和乒乓球文化傳承下去,讓更多人愛上乒乓球運動,激勵更多的青少年學生心存夢想、勇敢追夢、夢想成真。
現場互動:趣味表演賽展現奧運冠軍風采
本次活動的互動環節,成為了體教融合的生動注腳。
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以及云南師范大學學生代表組成的西南聯大隊和四位奧運冠軍進行了一場精彩的表演賽。第一局由馬龍出戰,和云南師范大學學生代表進行切磋,一臉輕松的馬龍開局連輸3分,作為解說的劉詩雯表示,高原由于海拔問題球速較快,龍隊還沒有適應環境。首局西南聯大隊旗開得勝,先得一分。隨后,劉詩雯和李曉霞分別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學生代表切磋,雙方比分交替領先,最后一局,“黃金左直”許昕戰勝了西南聯大隊外援代表。
一場生動風趣的表演賽,讓同學們在切磋球技的同時近距離感受到了奧運冠軍的風采。活動尾聲,四位冠軍向云南師范大學贈送了簽名球拍,并寄語青年學子:“體育精神不僅屬于賽場,更應融入學習與生活。希望你們像國乒一樣,在人生的賽場上永不言棄。”
【現場特寫】
昆明小學生洪凡迪:我和馬龍擊掌了!
活動現場的中間,坐著一群來自云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呈貢校區的學生。在奧運冠軍分享環節中,馬龍在上臺前和熱情的學生們擊掌,作為其中的幸運兒,洪凡迪表示十分激動:“當時和馬龍哥哥擊掌時,距離很近,真的非常激動,因為能和世界冠軍擊掌是很不容易的。”洪凡迪是云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呈貢校區四年級的學生,平時非常喜歡看中國乒乓球的比賽,這次參與奧運冠軍進校園的活動,她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聽了馬龍哥哥、劉詩雯姐姐講述自己的比賽故事和感受,讓我懂得了堅韌不拔的道理,也讓我受益匪淺。”
開屏新聞記者 晉娜 文 周明佳 攝
一審 丁星亦
責任編輯 何丹
責任校對 楊飏
主編 嚴云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