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是指通過特定的技術手段將能量存儲起來,并在需要時釋放的過程。根據能源存儲形式的不同,可分為電儲能、氫儲能、熱儲能,目前主要為電儲能,可進一步細分為電化學儲能(鋰電池、鉛蓄電池、鈉硫電池等)和機械儲能(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
在全球能源結構加速向綠色低碳轉型的背景下,全球儲能市場增長迅猛,去年鋰離子儲能電池出貨量達到314.7GWh,預計到2030年將提升至1451.3GWh。龐大的市場吸引了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頭部動力電池廠商的不斷加碼,也誕生出海辰儲能等獨角獸企業,根據《2024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其估值達到250億元。
2025年3月25日,海辰儲能啟動赴港上市進程。公開資料顯示:這是全球鋰離子儲能電池出貨量GWh級別以上中唯一專注儲能領域的企業,成立于2019年12月,總部位于福建廈門。已為大唐集團、中國電氣裝備、龍源電力、JupiterPower、LightsourceBP、SamsungC&T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以儲能電池和系統為核心的全場景儲能解決方案。
2024年鋰離子儲能電池出貨量達到35.1GWh,近三年(2022-2024年)復合增速達到167%。全球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為11%,僅次于寧德時代(35%)和億緯鋰能(13% )。 截至去年底,全球累計出貨量超過50GWh。
海辰儲能多位核心人員都有寧德時代履歷背景,包括創始人兼董事長吳祖鈺、負責技術管理的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及全球解決方案中心總經理易梓琦、負責市場戰略管理的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龐文杰等。
現年39歲的吳祖鈺,擁有福州大學化學工程碩士學位,曾在寧德時代任職八年(2011-2019年),主導67項核心專利研發,涉及集流體、極片及電池等關鍵技術。
六年前,他放棄寧德時代工程師的穩定職位,與比自己大五歲、曾任亨同資本合伙人的王鵬程一起創立了海辰儲能,專注大容量儲能電池研發。2021年8月,成功下線第一顆280Ah儲能電池,兩個月后實現量產,成為業內首批把280Ah儲能電池產品用于大型儲能項目的企業。
次年進一步推出314Ah儲能電池、5MWh液冷儲能系統;2023年推出全球首款千安時級長時儲能電池(1175Ah),攻克大容量電池溫控與壽命難題。去年發布∞Power 6.25MWh 2h/4h儲能系統、業內首款超過20000次循環的∞CellN162Ah電力儲能專用鈉離子電池,實現了全場景定制化儲能解決方案覆蓋。
過去三年,海辰儲能實現營收36.15億、102.02億、129.17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7.77億、-19.75億、2.88億元,在2024年儲能行業加速陷入“內卷”的大環境中,公司首次實現盈利。
2024年,海辰儲能的海外收入超37億元,占比從2023年的1.0%提升至28.6%。公司主導參與美國德州多個超400MWh規模的儲能項目、歐洲55MWh Razlog項目、澳大利亞Woolooga儲能項目等。
公司擁有廈門、重慶兩大基地,截至2024年底規劃年產能達到62GWh。目前正在山東菏澤建立第三個生產基地,一期將于2026年第二季度開始試生產。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布局的生產基地,占地4.5萬平方米,設計年產能約為10GWh,預計將于下半年開始生產。重慶生產基地一期第二階段將于今年開始施工,預計于2027年開始生產。
根據規劃,到2026年海辰儲能總設計產能將提升至超過100GWh。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儲能行業“價格戰”日趨白熱化,海辰儲能承受著巨大壓力(2024年電池售價從0.8元/Wh下降62.5%至0.3元/Wh),能否避免“賣得越多,虧得越多”的窘境,我們將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