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clear Age
俄羅斯稱正在與美國商討重啟北溪天然氣管道
【 POLITICO 3月26日報道】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Lavrov)表示,美俄兩國正就恢復北溪天然氣管道進行談判。烏克蘭停火的前景日益明朗,在此背景下,俄方希望重獲在歐洲的立足點。
俄羅斯的天然氣曾通過波羅的海海底管道輸送至德國。而2022年底,北溪管道在遭到人為蓄意破壞炸毀。
3月26日,拉夫羅夫在俄羅斯國家電視臺第一頻道公開表示,“據外交部通稿所示,現在確有關于北溪管道的討論。如果美國利用其對歐洲的影響力,迫使歐洲再次接受俄羅斯的天然氣,那將很有看頭!”
向烏克蘭發動全面進攻前,歐盟40%的天然氣進口自俄羅斯,因此俄羅斯對歐盟的能源供給具有很大影響力。盡管歐盟隨后已將天然氣進口量減少了大約三分之二,但烏克蘭對此仍如鯁在喉,因為俄羅斯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氣是支撐其軍事行動的重要經濟來源。
有報道稱,盡管刑事案件仍在調查當中,但2022年海底神秘爆炸事件與烏克蘭籍人士有關。俄羅斯否認參與此事,并指責烏克蘭、英國以及前美國總統喬·拜登政府才是爆炸事件的幕后黑手。
去年11月特朗普總統當選后,美國與俄羅斯的關系逐漸升溫。在此背景下相關報道逐漸浮出水面。目前,美俄兩國正在烏克蘭進行停火談判,但美國利用這次談判討論了未來兩國之間的“巨額經濟協議”。
上月,據《金融時報》報道,在美國投資者的支持下,俄羅斯已聘請了總統普京的一位密友,參與恢復北溪管道向歐洲供氣的工作。
到目前為止,德國一直反對重啟北溪管道。“上周,即將卸任的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在布魯塞爾向記者表示,“談論北溪2號可能帶來的機會……完全是錯誤的討論方向。”
但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下一屆德國政府可能會持不同立場。上周,幾位參與組閣談判的中右翼黨派重量級官員向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透露,一旦烏克蘭實現和平,德國可能會重新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
2022年底,北溪管道在在一次破壞行動中被炸毀。北溪管道曾通過波羅的海海底管道將天然氣從俄羅斯輸送到德國。
經濟帝國主義
盡管如此,一些歐盟國家仍擔心再次陷入對俄羅斯的依賴之中。
一位匿名歐盟外交官坦言,“如果歐洲重新使用俄羅斯的天然氣,將對歐洲十分不利。 如果歐洲真想支持烏克蘭,為什么還要再次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呢?”他補充道,“北溪相關談判竟然在沒有歐洲參與的情況下進行,簡直‘不可理喻’!”
另一位歐盟外交官表示, “嚴格意義上,這本應是歐洲事務”。
與此同時,這一舉動也引發了對特朗普政府借機向歐盟施加新一輪影響的擔憂。第三位歐盟外交官表示,“美國想把我們逼進死角,讓我們再多依賴它一分,這是一種‘經濟帝國主義’。”
歐盟誓言要繼續推進其目標,即到2027年逐步停止進口俄羅斯化石燃料——這令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非常不滿。
拉夫羅夫還強調,“像……[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這樣的人……表示他們永遠不會允許恢復北溪管道。這些人要么是瘋了,要么是有自殺傾向。”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拒絕置評拉夫羅夫對北溪管道、歐盟政策及美歐關系所發表的一系列挑釁性或爭議性言論。歐盟能源事務主管丹·約根森(Dan J?rgensen)堅稱,歐盟并沒有打算恢復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打算。
他上周向記者表示,“在能源問題上,歐盟對俄羅斯的政策沒有任何變化, 我們希望擺脫對俄羅斯在能源上的依賴。”
重啟北溪管道,道阻且長
盡管如此,任何恢復北溪管道的嘗試都面臨眾多法律和后勤方面的阻礙。
目前,四條管道中僅剩一條完好,這四條管道合起來可以滿足歐盟每年30%的天然氣需求——這意味修復破損的管道是當務之急。
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的高級分析師雅科波·瑪麗亞·佩佩(Jacopo Maria Pepe)表示,管道修復在“技術和財政上是可行的”,但這也意味著任何美國投資者在將天然氣包裝為“美國品牌”出售至歐洲之前,實際上都需要先從俄羅斯購買天然氣。也就是說,即使美國投資者參與了交易,最終天然氣的來源仍然是俄羅斯。
但雅科波表示,這樣做可能意味著需要從德國等國家申請新的法律認證。“這將非常困難,”他補充道,因為這需要“多個利益相關方接受,特別是在歐洲,許多國家的立場與俄美兩國并不一致。”
從法律角度來看,這一提議也意味著要克服各種障礙。
負責建設和運營第二條管道的北溪公司(Nord Stream 2 AG),由俄羅斯國有天然氣公司Gazprom所有,5月9日是其債務償還截止日期,若未還款,則面臨破產風險。而該項目的主要金主之一、殼牌公司的高管也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必須首先解決其在歐洲的仲裁糾紛,然后才能就恢復北溪2號開展談判。
北溪公司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均未立即回應《POLITICO》雜志的評論請求。
對俄羅斯而言,也意味著要放棄其十分看重的管道控制權。雅科波表示,無論美國投資者是在法律截止日期之前還是之后購買北溪2號,都會把俄羅斯對管道出口的控制權移交給美國投資者——而之前俄羅斯一直將此權利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他補充道,“這將意味著俄羅斯及普京的天然氣外交政策將發生根本性轉變。不過,如果有政治意愿……這種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編譯:崔 穎(新能源部)
審校:謝榕蓉(新能源部)
編輯:崔 穎(新能源部)
能源轉型與雙碳觀察
ENERGY TRANSITIO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