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 文丨陳 桐
編 輯丨美 圻
文娛價值官解讀:
ID:wenyujiazhiguan
近日,由特侖蘇打造的全球首部以牛奶為主角,講述牛奶與人類共生關系的人文紀錄片——《牛奶是部文明史》在騰訊視頻熱播,熱度持續升溫。以“一滴奶”為切入點,《牛奶是部文明史》從歷史、地域、文化、社會等維度,一一展現牛奶那乳白色的歷史長河中隱匿的文明密碼與歷史褶皺,重構了大家對于這種常見食物的認知。
看過之后很難相信這是一部由品牌主導的紀錄片,在當下追求快速、耐心稀釋的年代,這種不俯視觀眾、能夠掌握敘事分寸,堅守提供知識、傳遞人文關懷的匠人精神,值得文娛行業學習。
對于乳制品行業而言,在行業同質化嚴重、品牌敘事缺乏深度的當下,特侖蘇借這部紀錄片,把產品消費升華為對文明的致敬,為乳業從價格比拼轉向價值消費市場,開辟出新的敘事方向。
用文化敘事和情感共振
化解行業增長困境
作為全球首部聚焦牛奶的大型牛奶人文紀錄片,《牛奶是部文明史》從世界多地取景,打破地域的邊界、跨越文化的隔閡,從文明與歷史的高度系統梳理牛奶的發展脈絡,重新書寫牛奶與人類相伴共生的史詩,填補了市場空白。
當牛奶從“食物”升維成“文明符號”后,特侖蘇不僅強化了品牌的高格局,更給行業化解增長困境提供了新思路。
當下的中國乳品行業面臨著新的挑戰,國內奶源供給充足的同時,市場需求增速卻在放緩,競爭進一步加劇。
對此,特侖蘇沒有陷入到價格戰和營銷戰中糾纏,而是另辟蹊徑,選擇用牛奶的文明故事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情感共振來提升品類價值,為中國乳業從價格比拼轉向價值消費市場,開辟出新的敘事方向。
紀錄片選取十余個國家作為取景地,呈現了牛奶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共性、多樣性以及在情感層面的價值。除了前面提及的牛奶是許多民族必不可少的生存基礎,作為流轉廣泛的物質紐帶,這種食物也使不同時空的生活故事相互知曉,消弭了文明的障礙。
比如,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奶茶其實就是中西交流的生動注腳。紀錄片從西藏、內蒙古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奶茶開始,鏡頭逐漸轉向巴基斯坦從早到晚風味不一的奶茶,最后匯聚到香港這個東西方文化的薈萃之地。通過一杯可以包羅萬千滋味的奶茶,我們也能窺見開放、包容、交流對于人類發展的重要意義,而牛奶無疑在其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這樣一個看似很宏大的命題,被《牛奶是部文明史》見微知著、講述得很好。
除了幫助人類獲得巨大的生存優勢,告別蠻荒、相互交流、擁抱文明,牛奶之于人的意義,還在于不可取代的心靈療愈作用,承載著人們的家庭情感和童年回憶。新疆塔吉克族將酸奶疙瘩融入婚俗禮儀,用牛奶制品傳遞祝福;在意大利北部,只要奶湯小餃子出現,就是家的味道。凝聚了自然精華的牛奶,也連接起人世間的情誼與溫暖。
由此,特侖蘇此次也真正實現了從產品競爭到文化引領的戰略性突圍,從功能性賣點轉向文化價值塑造,不卷入市場低水平的短期競爭,而是堅守長期主義創造更長遠的價值。以全球宏觀視角下的牛奶文明史,推動了整個乳制品行業的文化塑造,以內容驅動消費者對品類的文化認同。
破解公眾兩大迷思
重構國人的牛奶認知
除了用專業視角為我們揭示出牛奶背后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底蘊,特侖蘇通過這部紀錄片也從身體和歷史兩個維度破除了公眾對于牛奶的兩大迷思,用權威和專業的內容,重塑國人對于乳業的認知。
人們常常會把中國人不喝牛奶的話題,歸咎到乳糖不耐受,但實際上,乳糖不耐受是可以逐漸適應的。
片中,北歐人通過長期喝牛奶產生了基因突變,建立了對乳糖的耐受力,牛奶成了推動人類適應極端環境,最終生存下來的關鍵。第五集《凝聚的靈感》中,人類竭盡智慧將牛奶分離出不同形態,除了可以將牛奶轉化為可長期儲存的能量源,另一個目的是通過酸奶、奶酪等發酵技術,讓乳糖不耐受的遠古人也能與牛奶相伴共生。
《牛奶是部文明史》中這些鮮活的敘事,讓我們了解到乳糖耐受與否不再是簡單的生理界限,而是文明多樣性的生動注腳。一杯牛奶承載著人類馴化自然的勇氣、基因演化的奇跡,以及跨越萬年的飲食智慧,這種食物不僅重要,而且通過持續飲奶可以改善耐受性。
歷史維度的迷思主要集中在,一部分國人認為牛奶是舶來品,作為自古就熱衷種菜種糧的農耕民族,牛奶并不是中國傳統飲食習慣的一部分。
對此,這部紀錄片也深入挖掘牛奶在中國的歷史厚度和文化廣度,讓人驚嘆原來中國自古就有自己燦爛豐富的牛奶文化。
第五集內容回溯了中國古代乳制品的歷史脈絡,如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乳制品的“絲路乳香”,北魏《齊民要術》記載的乳牛飼養與奶酪制作技藝等。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現在無論是云南白族人用乳扇串聯農耕與游牧飲食文化,通過油炸工藝實現牛奶形態的轉化;還是以細膩工藝見長的順德雙皮奶和炸鮮奶;抑或是內蒙古的黃油“希日陶蘇”在奶茶、面食中的廣泛應用,都讓觀眾看到了牛奶在華夏大地的百變形態。
通過這些多維度的敘事和跨文化的視角,觀眾知道了“乳糖不耐受是能夠被治愈的”、“原來牛奶并非舶來品”、“中國人一千五百年前就發明了奶酪”等知識,并開始理解為什么牛奶對人類如此重要,對于乳品和乳業的認知也在悄然發生改變。
全鏈路協同效應
助推內容與商業共生共贏
為了讓文化價值實現從內容向消費的轉化,特侖蘇和主創團隊進行了多種嘗試拓展,用全IP思維一起探索品牌出圈和紀錄片發展的市場新模式。
《牛奶是部文明史》上線后,特侖蘇代言人易烊千璽和導演陳曉卿一起拍攝的宣傳短片,為正片吸引了海量關注。短片中,易烊千璽帶著觀眾一同探尋與牛奶相關的故事以及背后蘊含的百味情感,用跨越千年的文化溯源之旅,探討牛奶與人生的深層聯結。
產品上,特侖蘇圍繞紀錄片主題推出紀錄片限定版純牛奶包裝,產品設計以紀錄片六集主題為靈感,采用手繪藝術形式將牛奶瓶從包裝容器變成了文化載體,讓消費者從一個奶瓶上,看到廣袤的文明圖景,感受牛奶背后的文化厚度。
同時,為了不讓牛奶僅僅停留在影像表達中,特侖蘇和聯合北京、上海、廣州三地高端餐飲推出限定聯名套餐,十余款菜品均用特侖蘇純牛奶入菜,并融合各地特色食材與料理技術,完成一場“牛奶文明與現實珍饈”的對話,讓牛奶具象為可感知、可品嘗的美食文化主角。
從重塑公眾對于乳業的認知到賦予牛奶更多的文化內涵、探索新的消費者溝通路徑,再到推出聯名產品、聯動高端餐飲的多場景覆蓋,特侖蘇環環相扣地完成了情緒共鳴、產品認知與消費認同,打通了消費者從認知重構到消費轉化的完整鏈路。
相關數據顯示,《牛奶是部文明史》播出期間,社交媒體相關話題閱讀量超10億次。借助“文化+消費品”模式,特侖蘇將內容影響力轉化為現實商業價值的同時,也印證了“文明敘事”對消費決策的深層驅動,和用戶達成了“雙向奔赴”。
站在文娛的角度看,“內容×產品×體驗”三位一體的全鏈路協同效應,也為紀錄片的商業化拓展出更寬的路徑,進一步延長了優質內容的生命力。
可以看出,《牛奶是部文明史》不是一部簡單的紀錄片,也不是一次簡單的營銷。特侖蘇抓住了消費者對文化內涵的需求,不局限于自身品牌建設,而是站位行業高度提升國民對牛奶的認知,服務全民健康。這種以文明史觀重構品類認知的戰略,不僅鞏固了其高端乳品首位度,更為中國品牌全球化提供了“文化破壁”的新范式。
對于中國乳業而言,這不僅是特侖蘇的品牌敘事升級,更是中國乳業從“產品競爭”轉向“價值競爭”的標志。通過挖掘牛奶的文明基因,特侖蘇為行業樹立了文化賦能的新范式,重新定義了高端乳品的價值內核,展現了一個行業領導者應有的品牌格局和遠見。
本文為文娛價值官原創作品。
郵箱:meiqi402@163.com
歡迎關注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