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中國歷經一百多年的屈辱歷史,從東方大國變成了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列強紛紛從中國攫取利益和占領中國領土,這里對中國傷害最大的是沙俄。那么,今天一起盤點下,沙俄歷史上和我國簽訂的條約及造成的影響。
1.尼布楚條約
這是清朝和沙俄簽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條約劃分了中俄兩國東部邊界,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土地屬于中國。
2.布連斯奇條約
這個條約是劃分中俄中段邊界的條約,條約規定中俄中段邊界:額爾古納河,向西至沙畢納依嶺為界,以北歸俄國,以南歸中國。按照布連斯奇條約規定,兩國又簽訂了《阿巴哈依圖界約》《色楞額界約》來確定兩國邊界。布連斯奇條約最主要的確定了蒙古歸清朝管轄,但條約規定的邊界,現大部分已變成蒙俄邊界。
3.恰克圖條約
該條約是對中俄此前簽訂的各項條約的確認,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總條約。總體看,這個條約對沙俄進一步侵占中國領土起了遏制作用,但沙俄也通過該條約從中國獲得了不少利益。后來,雙方又修改了條約的第十條。
4.恰克圖市約
1792年,俄國迫于利益接受清朝要求,維護邊界安定和貿易秩序,清朝同意恢復通市。雙方在恰克圖訂立《恰克圖市約》,此后,雙方貿易開始穩定增長。
5.璦琿條約
這是1858年沙俄武力強迫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條約對中國最大的傷害是喪失了大片國土,通過該條約,俄國割去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只在璦琿對岸精奇里江以南的一小塊地區也就是江東六十四屯,保留中國方面的永久居住和管轄權,并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
6.天津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和多個列強簽訂了《天津條約》,這些列強包括英國、法國、沙俄和美國,沙俄通過該條約,取得的沿海通商權利,并憑借最惠國待遇條款,一舉取得了日后在中國獲得的侵略權益。同時,也為沙俄以勘界為名進一步割占中國領土埋下了伏筆。
7.北京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和多個列強簽訂了《天津條約》,這些列強包括英國、法國、沙俄,沙俄通過該條約,迫使清朝確認了《璦琿條約》的合法性,并割讓了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8.勘分東界約記
這是雙方勘定烏蘇里江口至圖們江口的邊界條約,通過這個條約,興凱湖大半及其西南岸毗連土地劃歸了俄國,同時,沙俄又從中國搶走了圖們江出海口和附近大片土地。
9.勘分西北界約記
又稱塔城議定書或“塔城界約,通過該條約和其后的《科布多界記》《烏里雅蘇臺界約》《塔爾巴哈臺界約》等子約,沙俄割占了中國西北地區44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10.伊犁條約
又稱圣彼得堡條約或中俄改訂條約,這個條約是清朝與沙皇俄國在圣彼得堡簽訂的有關歸還新疆伊犁地區的條約。根據條約及伊犁界約、喀什噶爾界約、科塔界約、科爾多新界牌博記、塔爾巴哈臺北段牌博記、塔爾巴哈臺西南界約、續勘喀什噶爾界約等子約,中國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河流域附近的領土,但仍割讓了塔城東北和伊犁、喀什噶爾以西約7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11.中俄密約
這是清朝和沙俄秘密訂立的不平等的條約,這個條約名義是共同防御日本,實際上把中國東北區域變成了俄國的勢力范圍。
12.辛丑條約
清朝和包括沙俄在內的十一個國家簽訂了《辛丑條約》,這個條約被認為是中國近代史上失權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
13.滿洲里界約
又稱齊齊哈爾界約,這個界約又是有損中國領土主權的不平等條約,主要涉及雙方對額爾古納河水界的劃分,通過這個界約,額爾古納河中280個洲渚中的160個劃歸沙俄,120個劃歸清朝。俄方借口額爾古納河向俄境移動,將河中應屬清朝的18個大洲渚劃歸沙俄。這18個洲渚占全部洲渚面積的84%,成為俄國的界外領土。在陸界,第58~63號之間6個界標敖包的名稱雖未改變,但每個界標敖包均向南移動4千米~21千米不等。由于這時清朝快滅亡了,界約并沒有獲得審批,民國也沒有承認。
14.中俄蒙協約
1915年6月7日,北洋政府和沙俄及外蒙古自治當局簽訂的協約,協約在形式上取消了外蒙的“獨立”,代之以“自治”,但外蒙實際上被納入了沙俄的勢力范圍,慢慢就脫離了中國。
以史為鑒,我們必須始終強大,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中國強大了,才能守住自己的土地。
相關話題,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