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氏
頭條
江西萍北耿塘枋得公派象玉公下世系簡述
萍北耿塘枋得公派象玉公下世系,源遠流長,其清晰脈絡恰似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栩栩如生地展現著家族的遷徙與繁衍歷程,承載著家族數百年的風雨滄桑與深厚底蘊。
始祖象玉,字日輝,行鳳一。明朝末年,流寇肆虐,社會動蕩不安,象玉公為保家族安寧,毅然決然舉家從瑞州府高安縣遷出。他們一路輾轉,先至袁郡(今宜春西村),而后徙居新耕。象玉公生于明萬歷三十九年辛亥九月二十日酉時(公元 1611 年),于清順治十五年戊戌八月十四日寅時溘然長逝(公元 1658 年)。象玉公與楊氏伉儷情深,楊氏逝后葬于西村州,二人育有三子,分別為真甫、仲甫與懋甫,為家族傳承奠定根基。
懋甫,字修言,行毛三。他出生于清順治六年己丑三月十八日酉時(公元 1649 年),于康熙二十五年丙寅五月二十日辰時(公元 1686 年)與世長辭,其葬處因歲月變遷已難以考證。懋甫公的妻子張氏,享年六十八歲,葬于宜邑鑾坑虎形。懋甫公膝下僅有一子,名為錫祜,家族的傳承之火在他身上得以延續。
錫祜,字思和,行濟一。他離開新耕,遷至宜邑(宜春)江畔開啟新的生活篇章。錫祜公生于清康熙十年辛亥十二月十八日午時(公元 1671 年),卒于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四月二十日子時(公元 1708 年),葬處亦失考。他與藍氏喜結連理,藍氏葬于宜邑高埠嶺虎形,二人育有一舜、一禹兩個兒子,家族血脈繼續傳承。
一禹,字豐誥,行美三。在康熙年間,一禹公攜家眷自宜邑(宜春)江畔遷至萍鄉,最終定居于耿塘棣籍遵宣二圖三甲。他生于清康熙三十年辛未正月二十五日未時(公元 1691 年),逝于乾隆三十一年丙戍六月二十日午時(公元 1766 年),享年 86 歲,葬于耿塘樟樹坪里人形乙山辛向。其配偶孫氏,同樣高壽,享年 84 歲,葬于耿塘祠堂后木星形卯山酉向。一禹公育有五子,分別為茂龍、茂飛、茂鳳、茂舞、茂翔,另有兩個女兒。至此,家族人丁愈發興旺,枝繁葉茂。
歲月悠悠,時光流轉。如今,一禹公的后裔已廣泛分布于赤山鎮耿塘、天堂院、楓橋、東源大洲上、宜春久集以及蘆溪聶家店等地。他們在各地落地生根,開枝散葉,傳承著家族的血脈與文化,目前現有后裔大概八百余人。這些后裔們秉持著家族的傳統與精神,在各自的生活中發光發熱,為家族增光添彩。
2016 年,對于萍北耿塘枋得公派象玉公家族而言,是意義非凡的一年。承載著家族記憶與精神寄托的宗祠動土重建,這一舉措凝聚了全體族親的心血與期望。在此過程中,眾多族親挺身而出,積極投身于宗祠重建的偉大事業。謝平和、謝樹華、謝應和、謝偉、謝愛文、謝敬文、謝定芳等一眾族親,在籌備階段不辭辛勞,奔走聯絡各方,為重建工作牽線搭橋,凝聚力量;謝崇和、謝紹文、謝玉萍、謝洪榮、謝啟如,謝禮萍,謝根華,謝根萍、謝江等族親則積極籌集資金,為宗祠重修提供堅實的經濟保障;謝愛文與謝偉更是勇挑重擔,負責工程的協調與監督工作,從施工材料的嚴格把關到工程進度的精準把控,確保重修工作有序推進,每一個環節都傾注了他們的心血。正是眾人齊心協力,各司其職,才使得宗祠重建得以順利進行,重現往日輝煌。
此后,族親們對修繕祖墳、清明祭祖滿懷熱忱,這些傳統活動成為維系家族情感的重要紐帶。在 2025 年 4 月 6 日的祭祖安放牌位活動中,族賢謝永忠的表現尤為突出。他親力親為改造牌位臺,不僅慷慨解囊出資,還身體力行參與勞動,為族親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的行為充分彰顯了對家族的深厚情感與高度責任感,激勵著更多族親積極參與家族事務,傳承家族精神。
正因有這樣一群熱心族親,在歲月的長河中默默堅守與付出,家族才得以不斷傳承發展。他們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照亮家族前行的道路,讓家族文化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在歷史的長河中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一派名,象,甫,錫,一,茂,榮,盛,瑞,齡,受,崇,儒,衛,道,承,志,有,子,等
一派字,日,修,思,豐,祥,恒,豫,泰,炳,培,銘,洪,柱,煌,增,錦,潤,標,等
一派行,鳳,毛,濟,美,玉,樹,聯,輝,彥,稱,紉,度,星,映,少,微,封,胡,等
2025年4月7日
▍文:謝樹全
▍攝影:謝樹全
▍編輯:謝氏網文化傳媒
▍法律顧問:寶樹法律聯盟
▍版權聲明:原創發表
站長電話:19977197909
官方網站:www.xieshi.wang
歌曲 家訓 族譜 字輩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