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背后的抗周期能力。2024年茅臺營收同比增長15.66%,凈利潤增長15.38%,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同比飆升38.85%。這一增速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印證了高端白酒“消費剛性”的底層邏輯。尤其在宏觀經濟承壓下,茅臺通過“稀缺性管理”與“品牌溢價”,成功抵御了中低端市場的價格內卷。
力求量價平衡,以稀缺性對沖放量瓶頸。茅臺酒產量同比下降1.63%,但銷量增長10.22%,營收增長15.28%。這一矛盾數據的核心在于“非標產品提價”與“結構優化”:茅臺1935、茅臺生肖酒等非標產品占比提升至30%,平均出廠價上浮8%-10%。通過“控量提價”,茅臺既維持了市場稀缺性,又緩解了普茅放量天花板問題。
渠道改革賦能,平衡傳統與數字化利益。2024年茅臺批發代理收入同比增長19.73%,而直銷收入增速放緩至11.32%。這一調整反映了管理層對經銷商體系的戰略回歸:新增67家國內經銷商,并通過“i茅臺”平臺優化價格管控(如限制單日申購量),避免渠道沖突。值得注意的是,微信公眾號認證與運營,成為直營觸達用戶的關鍵工具,官方公眾號矩陣粉絲量大大增加,形成“內容+銷售”閉環。
產品矩陣給力,雙輪驅動下的護城河。茅臺酒仍是核心引擎(全年營收占比83.7%),但系列酒以19.65%增速成為第二增長極。茅臺1935站穩千元價格帶,茅臺王子酒啟動“百億單品計劃”,形成“超高端+次高端”的雙層防御體系。此外,聯名冰淇淋、醬香咖啡等年輕化產品,通過視覺化營銷觸達Z世代,年銷售額突破50億元。
拒絕價格戰,錨定文化稀缺性。在行業普遍降價促銷的背景下,茅臺通過年份酒、定制酒鞏固“時間價值”,并借“茅臺文化節”“二十四節氣酒”等IP活動強化品牌敘事。這種“文化+稀缺”的雙重溢價,使得其終端零售價保持超然地位,為行業提供了“價值競爭”的范本。
數字化轉型,從工具到生態。茅臺通過“i茅臺”App、企業微信構建私域流量池,實現用戶行為數據全鏈路追蹤。2024年數字化渠道貢獻營收巨大,復購率大大提升。這一模式表明,傳統行業的數字化不僅是渠道補充,更是用戶資產沉淀與需求預測的核心基礎設施。
重視ESG,從合規成本到品牌資產。茅臺在年報中首次披露碳中和路線圖,計劃2030年實現釀酒單元碳中和。通過綠色供應鏈管理(如高粱種植碳匯項目)、供應商ESG評級,將環境責任轉化為品牌溢價。2024年ESG評級躍升,吸引超200家機構增持,凸顯了ESG的戰略價值。
茅臺的2024年報揭示了一個核心趨勢:在存量競爭時代,高端品牌的增長邏輯已從“規模擴張”轉向“生態構建”。其啟示可歸納為三點:
1. 以文化稀缺性抵御價格內卷,將品牌敘事嵌入消費場景;
2. 平衡渠道利益分配,數字化工具需服務于生態協同而非顛覆;
3. 將ESG轉化為長期競爭力,回應監管與資本的雙重期待。
《酒業財經》認為,對于焦慮的白酒行業而言,茅臺的經驗并非簡單復制,而是提供了一種從“短期博弈”到“長期主義”的轉型范式。當行業集體告別野蠻生長,或許這正是中國白酒走向高質量全球化的起點。
PREVIOUS REVIEW
楊湖酒莊:小酒莊的大擔當與卓越發展
榜樣的力量——中度酒王國緣四開的崛起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