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展示山南文化和旅游資源魅力,進一步提高山南文旅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公眾辨識度,山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于2025年2月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山南文旅標識(Logo)。
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下,本次征集共收到山南文旅標識(Logo)作品392件。經過海選環節和專家評審,山南文旅標識(Logo)作品分別評選出1件設計金獎、5件設計貢獻獎。最終錄用作品還需繼續深化。現將山南文旅標識(Logo)征集評選結果公示如下:
山南文旅標識(Logo)獲獎作品
1、設計金獎
(最終選為山南文旅標識)
作品編號068
設計說明:標識以“山南”二字為核心設計,巧妙融入了雍布拉康宮殿、藏戲面具、哈達、熱情笑臉、豎大拇指等元素,充分展現山南的歷史文化底蘊與熱情好客的民風。
作為西藏歷史最悠久的宮殿,雍布拉康展現出莊重的氛圍;藏戲面具代表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扎西雪巴藏戲,寓意悠久的民間藝術和豐富的民族特色;哈達則象征著吉祥、純潔與友誼,展現山南人民好客的精神;熱情笑臉傳遞出幸福、友善與溫暖,體現山南人民的淳樸與熱情;大拇指不僅寓意自信、積極向上,更表達了對山南文化、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的高度認可。
標識色彩鮮艷明快,富有層次感,既展現了山南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也傳遞出開放包容、熱情好客的城市形象,使人感受到濃厚的民族風情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2、設計貢獻獎
① 作品編號084
設計說明:山南文旅品牌標識以“山”字為核心造型,巧妙結合地域名稱與自然意象,寓意山南文旅事業如山脈般穩健發展。主體融入「雍布拉康」剪影,象征藏文化發源地的深厚歷史底蘊,展現山南作為西藏文明搖籃的獨特地位。下方流暢的鎏金色與紅色配色,形似飄揚的哈達,傳遞藏族人民的熱情好客與文旅融合的包容精神。紅色代表黨的正確領導,鎏金色象征文化繁榮與時代機遇,兩者交織,彰顯山南在黨建引領下的蓬勃發展。整體設計形似層疊山巒,又如向上的階梯,寓意山南以黨建為引領,攀登民族團結、生態保護與產業創新的高峰,生動詮釋新時代高原特色文旅的奮進姿態,同時以開放的姿態歡迎八方來客,展現山南文旅的獨特魅力。
② 作品編號071
設計說明:logo設計思路是基于更國際化、現代化的推廣和應用。強化了英文中的“LHOKA”,把“O”作為視覺的中心點,融入了山南重點歷史文物建筑“雍布拉康”的形象,結合中文和藏文,簡潔、明了。這個方案的Logo不僅體現了傳統藏文化,也展現出新時代山南文旅產業的創新與發展。通過現代設計手法,將傳統元素與現代風格結合,展現山南文旅的嶄新面貌。
③ 作品編號058
設計說明:logo整體設計是一幅山南地形地貌的抽象描摹畫卷。上方是連綿的山峰,融入雍布拉康的剪影。下方曲線代表羊卓雍措或雅魯藏布江,同時也融入了字母S和N的形狀。
④ 作品編號140
設計說明:“藏源山南”標識以融合山南特色藏戲與漢族面具造型為核心,二者合一象征著藏漢一家親的深厚情誼。整體輪廓設計中巧妙凸顯“山”字,其偏旁用卷草紋代替,卷草紋寓意著生生不息與吉祥如意,不僅展現了山南豐富的文化底蘊,也傳遞出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色彩搭配上,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色調,視覺沖擊力強。整個標識全方位傳達出山南人民好客熱情的特質,彰顯了山南作為藏文化發源地開放包容的姿態 。
⑤ 作品編號031
設計說明:本標志整體造型由山南首字母“SN”組成。S字母做成一個環形的哈達和扁平地球的造型,代表山南人民對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表示熱烈的歡迎。藍色環線抽象地做成羊湖的形狀。N字母由1+雍布拉康組成,雍布拉康即山南的地標建筑,又是西藏歷史上的第一個宮殿。數字“一”以首創之姿詮釋藏源文明從無到有的開創精神,更寓意山南在文旅融合浪潮中勇立潮頭,先行一步。
其他說明
公示期:2025年4月8日至2025年4月14日,共7天。若對此評選結果有疑義,可以在公示期內向主辦方反映,逾期不予受理,聯系電話:0893-7820254。
公示作品如被證實有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將取消其獲獎資格,所有因此而引發的法律責任由參賽者自行承擔。所有獲獎作品著作權均歸主辦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所有權、使用權和修改權,獲獎作品將應用于相關宣傳。
公示結束后,工作人員將通過電話或郵件通知獲獎作品作者,辦理有關手續。
山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4月8日
編輯|普布卓瑪
校對|黃鑫
審編|李永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