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鎮茸達居民區地處佘北大居 ,由于住戶數量多,垃圾分類管理難度較大,小包垃圾屢禁不止。為此, 茸達居民區多措并舉,逐漸形成了一套長效管理機制。 目前,該社區集聚性小包垃圾點位基本消除,鎮、區級垃圾分類檢查均達標。
志愿引導,持續發力
為了更好地對垃圾分類進行引導,茸達居委會組建了一支“行動綠”志愿隊,發動黨員、商戶、樓組志愿者和青年兒童共同參與垃圾分類項目。志愿者們向居民、商戶科普垃圾分類知識,引導房東做好租戶的及時宣傳,同時定期巡邏,清理社區死角。青少年志愿者還拿起畫筆,用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作講述環保故事 。
“我剛搬來不久,看到居民群里一直在發志愿者宣傳垃圾分類時的照片,覺得很有意義,就報名參加了,看著小區內環境一天天變好,我心里也很有成就感。”居民張女士說。
宣傳深入,源頭治理
針對租客流動性大,宣傳發動不全面的問題,居委會還與物業共同發力,向小包垃圾落地頻發的樓道上門發放知識手冊。同時,結合新興領域黨建全覆蓋走訪排摸,對轄區4家房產中介、房東、旭輝里商鋪發放垃圾分類告知書,做好宣傳引導。
“線上我們通過社區云、微信群定期宣傳,推動更多居民參與環保自治。”茸達居民區黨支部書記劉磊介紹,“線下則在樓道口、電梯間公告板張貼告知書,電子屏播放投放相關信息,提升轄區民眾知曉率。”
共同協商, 破解難題
“過了投放時間,怎么垃圾亭旁還有小包垃圾?”對于日常走訪聽到的反饋,居委會牽頭召開議事協商會議,商討解決對策。“我們引入了‘人工智能督導員’,每當有人走過時,電子小喇叭便會親切地喊‘已過投放時間點,請將垃圾投到大垃圾房’。這樣一來,大家都很配合,效果很好。”劉磊介紹。
針對焦點堵點,居民區還會同多方協同發力,一方面聯系鎮城建中心開展垃圾房專項更新,打造投口式垃圾房,安裝不銹鋼洗手盆,美化垃圾廂房整體環境,同時,對于個別居民,聯系鎮綜合行政執法隊開展警示教育,制作宣傳視頻,強化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我們還將繼續積極探索新思路,更好地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全面提升社區環境質量。”劉磊說。
記者:宋崇
圖片:佘山鎮分中心
編輯:桂可欣 沈莉娜
審核:周樣波 周正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