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聊個“扎心”的消息!
根據央視財經頻道最新報道,蘋果公司可能將頂配版iPhone 16 Pro Max售價推高到1.7萬元,創下智能手機價格新紀錄。
這消息一出,國內果粉們直接炸鍋:“這是要賣腎還是賣房?”但更值得關注的是,蘋果漲價背后暗藏玄機。
一邊是美國關稅戰推高成本,一邊是庫克執意押注印度市場,這波操作讓中國消費者直呼:“蘋果,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關稅戰“背刺”中國消費者?蘋果兩頭不討好
先看數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5月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輸美手機及零部件的關稅稅率已從7.5%提升至15%,而蘋果在中國生產的iPhone有近20%銷往美國市場。
按這個稅率計算,每臺iPhone 15 Pro的關稅成本增加了約200美元(約合1450元人民幣)。但蘋果顯然不想自己扛下這筆錢,于是“漲價”成了轉嫁成本的最直接方式。
不過央視報道指出一個關鍵矛盾:蘋果2023年在中國大陸的營收高達742億美元,占總收入的19%,但同期在印度市場的銷售額僅有60億美元,不足全球份額的2%。
換句話說,中國市場仍是蘋果的“現金奶牛”,但庫克卻因美國政策和成本壓力,把中國消費者當成了“提款機”。
這波“美國加稅、中國買單”的操作,難怪網友吐槽:“合著中國人買iPhone,還得給美國關稅交份子錢?”
印度制造“翻車”不斷,庫克的算盤打不響
蘋果為了降低對華依賴,過去三年在印度瘋狂投資。根據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數據,2023年印度生產的iPhone占比已達14%,比2020年的1.3%翻了十倍。
但央視記者調查發現,印度制造的iPhone 15系列良品率僅有73%,遠低于中國工廠的99.5%。
更夸張的是,塔塔集團接手的緯創工廠曾因工人操作失誤,一次性報廢了5.8萬部iPhone外殼,直接損失超500萬美元,這些質量問題直接拖累了蘋果的供應鏈效率。
印度《經濟時報》披露,印度工廠生產一部iPhone 15的平均耗時是中國的2.3倍,而富士康鄭州工廠的“iPhone城”能在48小時內完成“從零件到整機”的全流程。
難怪庫克在財報會上不得不承認:“中國供應鏈的效率和技術水平目前無可替代。”
中國消費者用腳投票:國產高端機逆勢崛起
面對蘋果的“任性”漲價,中國消費者早已不是“待宰羔羊”!華為Mate 60系列上市三個月銷量突破1000萬臺,OPPO Find X7 Ultra首銷當天銷售額破億,小米14 Ultra在6000元以上價位段的市占率沖到28%。
這些數據背后,是國產手機在衛星通信、影像系統、快充技術上的全面突破。
以華為為例,其自主研發的玄武鋼化昆侖玻璃抗摔性能提升300%,XMAGE影像系統在暗光拍攝上超越iPhone 15 Pro Max,而蘋果引以為傲的A17 Pro芯片,在能效比上已被小米澎湃OS優化后的驍龍8 Gen3追平。
更關鍵的是,國產旗艦機的頂配價格普遍控制在7000元以內,比傳聞中的iPhone 16 Pro Max便宜整整1萬元!
蘋果的困局:高端市場護城河正在瓦解
行業分析師指出,蘋果的危機不僅是價格問題,更是創新乏力的集中爆發!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6000元以上智能手機市場中,蘋果份額從76%下滑至65%,而華為、榮耀、vivo合計吃下27%的份額。
用戶忠誠度調查更顯示,iPhone用戶的換機周期已從2.3年延長至3.8年,這意味著“釘子戶”越來越多。
反觀技術投入,蘋果2023年的研發費用僅占營收的6.4%,低于華為的25%和小米的11%。當國產廠商在折疊屏、AI大模型、端側智能體等領域狂飆突進時,蘋果的iOS 18系統卻被曝出“70%新功能是安卓玩剩下的”。
難怪有網友調侃:“現在買iPhone,三分錢買硬件,七分錢交信仰稅!”
未來懸念:蘋果會向中國市場低頭嗎?
眼下庫克面臨兩難選擇:若堅持漲價,可能加速用戶流失;若維持現價,則要承受毛利率下滑的壓力。更棘手的是,蘋果在中國市場的“特殊待遇”正在消失。
工信部數據顯示,2023年外國品牌手機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已跌至12%,而五年前這個數字還是35%。
不過,蘋果手里還攥著一張底牌——果鏈生態,目前中國大陸仍有151家蘋果核心供應商,帶動就業超300萬人。
但央視財經評論指出:“中國供應鏈企業早已不是單純的代工廠,立訊精密拿下Vision Pro獨家組裝,藍思科技為蘋果提供超瓷晶玻璃,這些技術反向輸出證明,離開中國制造,蘋果的高端路線根本玩不轉!”
蘋果漲價風波背后,是全球化退潮下的產業鏈博弈,更是中國制造業從“跟隨”到“超越”的縮影。
當庫克一邊喊著“我愛中國”,一邊把生產線遷往印度,中國消費者卻用真金白銀支持國產創新。
這場高端手機大戰的結局或許早已注定:誰把用戶放在心上,市場就會把誰捧在手心!你們更愿意購買華為還是蘋果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