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現場,被問及如何提振消費時,易綱做了一個非常清楚的回答,又做了一個非常不清楚的回答。
非常清楚的回答是:提振消費首先要提高國民收入水平。這非常清楚,別無選擇。
非常不清楚的回答是:改變初次分配的比例。
為什么說這是一個非常不清楚的回答?因為沒有點明方向:誰來改變初次分配的比例?是企業,還是政策?這個差別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如果是期待企業改變初次分配的比例,從現實的情況看,國企可以,由辦公室精英下指令提高工薪,因為虧損了不至于破產;民企的可能性接近零,民企支持了 80% 以上的就業,2022 年為民企總利潤為 26600 億元,攤入當年的 4007 萬家企業,每家平均月收入不到五千,自己生存都有問題,怎么改變分配比例?
即便企業賺錢效應很高,決定分配比例的既不是宏觀文件,也不是老板,勞動者的議價能力取決于勞動力與資本的供求關系。
如果是期待政策改變初次分配的比例,最直接的做法就是降稅。
2022 年民企繳稅為 91412 億元,是企業自身利潤的 3.4 倍,也就是說,企業收益的大頭是給了財政;資本要繳稅,勞動也要繳稅,2022 年個人所得稅為 14923 億元;在財政諸多的收入來源中,還有很大的一塊,這就是土地出讓金,2021 年是土地出讓金的天花板,為 8.7 萬億。
國民財富的絕大部分集中在財政了,在企業裁員降薪的大背景下,能改變易綱初次分配比例的只能是財政。
中國經濟問題追究到最后,都是分蛋糕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