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得腎病了,就別瞎折騰了,好好靜養吧!”
“你的腎功能都這么差了,就別運動了吧!”
“這個病就怕累著,運動那么累人,還是別了吧”
這些話,你是不是也贊同?或者雖然你不贊同,但也因為經常聽到“苦口婆心”的勸說而對運動產生了恐懼。
關于運動這件事,腎友們總是會聽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別別別”,特別是像跑步這種有些強度的運動,主打就是勸退。
說得人多就代表對嗎?今天腎上線和小伙伴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來自腎上線留言區,別說腎友,一些醫生對運動也有誤解↓
養腎,更要養肌肉!
起身時,需要肌肉力量帶你爬起來!
出去玩,需要有強健的下肢帶你去!
搬東西,需要肌肉給你使勁!
肌肉健康,尤其是下肢肌肉,是一個人長壽和活力的保障,肌肉強,可以很好地支持身體進行各種活動。
普通人30-40歲肌肉量開始下降;50歲時約丟失10%的肌肉;70-80歲肌肉開始加速丟失,每年下肢肌肉大約減少0.7-0.8%。
而腎臟病患者由于長期慢性炎癥狀態、腎功能下降、營養不良、久坐不動、使用某些藥物(比如達格列凈等藥物副作用導致體重明顯減輕)、代謝性酸中毒,會讓肌肉流失提前加速。
年紀越來越大,肌肉越來越少↓
要想養肌肉,每周堅持適量運動,時不時鍛煉它們是非常必要的。
但一些人只是光顧著盯“血肌酐”,始終畏懼因為運動漲肌酐!
殊不知,肌肉代謝增強引起的血肌酐輕微升高完全是正常生理現象,例如男性平均肌酐比女性高20umol/l左右,主要就是因為男性肌肉量更大,這不是腎病惡化的跡象。
肌肉強健的人生活質量更高,對腎病長期預后是有利的。
反而是一天天躺著、坐著不動,肌肉代謝越來越差,因肌肉流失帶來這一點點的血肌酐下降,是一種害人的假象,讓許多人誤以為“不運動對腎病更好”!
越是中晚期的腎病患者,肌肉流失越快,越要重視“養肌肉”。我們之前發表過透析腎友薛英勇大哥的事跡(→),從最初被各種勸退不敢動整個人虛弱到扶墻,到后來身體狀態扛扛好,長期堅持跑步功不可沒。
薛英勇跑步的照片,看看這肌肉,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我們腎友并不是單獨只有腎臟這一個器官,別因為腎臟而忽視了整體健康。其實,當腎友出現明顯活動耐力變差,爬幾層樓很費勁,肌肉已經在跟你提出抗議了,別對它視而不見!
慢跑,強健下肢肌肉
慢跑是強健肌肉,尤其是下肢肌肉很好的方式之一。
如果你喜歡跑步,完全沒必要因為慢性腎病而舍棄它,多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而不是人云亦云。
研究顯示,長期跑步對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風險非常有幫助。為什么?其實原因很簡單,你跑就能感受到。
跑步會讓心肺和肌肉得到鍛煉,它們攝氧能力和耐力增強,活力滿滿為你工作;體內炎癥反應減輕,抵抗力增強,不容易發生感染;讓你重拾對生活的掌控感,產生內啡肽,調節焦慮抑郁的情緒。
如果擔心跑步傷腎怎么辦?
擔心的時候,那就放慢節奏,通過定期復查讓自己安心!對于腎友來說,跑步的整體原則就是——怎么舒服就怎么跑。
不需要強行讓自己達到什么目標,如果能達到建議的運動量很好,達不到也沒關系,只要跑起來就比久坐不動強。
《我國成人慢性腎臟病患者運動康復的專家共識》推薦的運動量是:中等強度運動,每天30-60分鐘,每周3-5次。
當然,如果你的腎病處于穩定期,鍛煉時間、強度根據自己身體情況增加一些也沒壞處,不用擔心。
跑步頻率
就是每分鐘跑多少步,步頻越高,蹬地時間越少,關節壓力和負載越低,有利于減少跑步損傷。
通常中等速度下,每分鐘在150-160步,也就是30分鐘跑4000-5000步;
熟練后理想的步頻大約是每分鐘170-180步,也就是30分鐘跑5000-6000步。
跑步心率
這一項評估適合有運動手表的小伙伴,它可以提示你運動心率是不是合適。如果心率過高,你可以減點速度。
中等運動強度的心率=(最大心率-靜息心率)×(40~60%)+靜息心率。
最大心率=220-年齡;靜息心率是你安靜狀態下的心率。
假設一個30歲的人,靜息心率為70次/分,最大心率就是220-30=190次/分。中等運動強度的心率區間就是(190-70)X40%+70=118,(190-70)X60%+70=142,也就是運動時心率在118~142次/分。
跑步配速
配速就是跑1公里需要的時間,需要時間越長,說明速度越慢,具體速度是因人而異,可以和運動強度結合來看。
跑步時,可以跟人比較順暢的說話,但已經沒法輕松的歌唱,這種程度就達到了中等運動強度。如果你跑步時,覺得不能順暢說話,或者心率超過了中等強度的標準,說明速度太快了,可以緩一緩放慢腳步。
初期可以采用“走跑結合”的方式,比如走1分鐘跑1分鐘,逐漸過渡到慢跑。
做自己身體的主人
正確看待指標變化
1.循序漸進原則,充分熱身
如果你已經很長時間不運動了,不要一上來就跑個5公里,10公里,這種突然高強度運動,身體無法適應,可能會誘發橫紋肌溶解,甚至造成急性腎損傷。
建議逐漸提高運動強度,比如先步行,步行一段時間覺得沒問題然后慢跑、再到快跑等,讓身體有個適應的過程。并且在跑步前后注意熱身和拉伸。
2.腎病穩定后再跑
在腎病活躍期比如大量蛋白尿、水腫、高血壓沒控制,或者一些特殊時期如感冒,可能身體根本沒辦法承受跑步,走一走路就累就喘就難受,那么千萬不要勉強,別著急,等腎病控制相對穩定了24小時尿蛋白定量在1g以內,血壓130/80mmHg以內再說。
腎病活躍期更適合溫和一些的運動,如太極拳、散步。
3.環境適宜
不要在烈日炎炎,戶外非常高溫的時候運動,避免中暑,并且運動中、運動后注意及時喝水(不建議喝運動飲料)。
4.正確看待運動后的即刻指標變化
在遠距離跑步、登山等運動后馬上測尿蛋白試紙,可能會一過性增加尿蛋白排泄(不僅腎友,正常人也會有的現象,因此測24小時尿當天避開激烈運動),但長遠來看,運動并不影響腎友尿蛋白的整體水平。
健康不僅僅靠醫生,更靠你自己,你才是你自己最好的保健醫!
參考文獻:
1.Is running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all-cause, cardiovascular and cancer mortality, and is the more the bett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A Scoping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nning and Mental Health.
3.我國慢性腎臟病成人患者運動康復的專家共識.
關注腎上線,呵護腎臟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