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刻近9000年歷史的骨笛作為演出樂器、跟隨箜篌的琴弦夢回樓蘭……近日正在舉行的上海音樂學院第十一屆上音開放周亮點頻出:東方樂器博物館繼元旦推出新展后,聯動學校民樂系、作指系、現打系、藝管系、上音附中師生,以及上海高校文化育人聯盟共同推出“金聲玉律頌中華”系列活動,打造沉浸式展演,讓千年古樂器們奏出新聲。東方樂器博物館日前還推出特別活動,以博物館講座、以專場音樂會串聯起文化假日的特別一天。
走進上海音樂學院美育樓一樓展廳,“金聲玉律頌中華”年展正以800余件樂器串聯起中華音樂千年文脈。從仿新石器時代的骨笛、戰國曾侯乙編磬,到唐宋南音的弦管遺韻、明清文人琴簫,每一件展品都是歷史的見證者。此次上音開放周期間,東方樂器博物館每日11:00-11:20,多位上音師生以“導賞+演奏”形式,帶領觀眾穿越千年音樂長河,探索非遺樂器的歷史文脈與現代革新。4月6日下午,“金聲玉律承古韻 非遺絲竹啟新章”專場音樂會以笛簫弦韻對話千年文明,用絲竹奏響時代新聲。
4月6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檔案文博管理中心展陳設計室副主任厲櫻姿博士在上音歌劇院管弦排演廳帶來主題講座《博物館之“變”——探秘博物館的那些事兒》,回溯博物館自誕生起在理念、形態、功能和運行模式等方面的不斷演變,探秘博物館背后的故事,并分享高校博物館應對“快速變化社會”的探索與實踐。作為上音開放周和上海高校音樂文化育人聯盟、博物館育人聯盟共同推出的活動,這場講座不僅傳遞學術洞見,更凸顯高?!耙晕幕恕钡氖姑?。從展柜中的文物到舞臺上的聲場,博物館的“變”本質是讓文化血脈在當代延續,讓歷史真正服務于社會美育。
記者獲悉,東方樂器博物館的沉浸式展演面向市民免費開放,觀眾可通過公眾號預約參與。同時,上音將繼續主動傾聽公眾呼聲,創新校園開放方式,豐富校園開放內容,讓上音校園開放成為市民、樂迷乃至全球游客認可的上海城市文旅融合新品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