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協議簽署中斷,李嘉誠率先打破沉默,只字不提港口交易,美軍直接以聯合軍演之名進入巴拿馬,不到24小時,澳政府突然對中方發難,中方此番能否破局?
隨著市監總局的反壟斷審查開啟,長和與貝萊德財團港口協議簽署直接中斷,李嘉誠一改往日沉默作風,向新加坡捐贈價值數億元的醫療器械并發表談話,對于港口交易問題只字不提,很明顯是在轉移輿論關注。
而他之所以選擇在這樣一個關鍵節點打破沉默,就是在對沖港口交易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如今港口交易早已上升到國家層面,他能做的就是挽回一些損失,畢竟長和市值蒸發近800億,足以讓他元氣大傷。
貝萊德財團董事長也公開發聲,為的就是讓中方停止對港口交易的審查,以便能夠早日獲得巴拿馬港口的控制權,然而中方的態度十分堅定,畢竟港口控制權一旦歸美國所有,對中國海上貿易來說,百害而無一利。
早在港口交易之前,特朗普就多次表示,不排除用特殊手段來獲得港口的控制權,可見他對于巴拿馬港口勢在必得,在交易受阻的第二天,美軍就迫不及待的啟動了與巴拿馬進行的聯合軍演。
即使巴拿馬政府模棱兩可的表示,此次演習和以往沒有什么差別,但在這樣一個敏感的時間點興師動眾的開啟演習,直接表明此舉是美國對中方干預港口交易做出的強烈回應,為的就是讓中方早日妥協。
而巴方的反應也表明了態度,巴拿馬最高法院即將裁決港口經營權是否“違憲”,這一舉動意味著李嘉誠先前取得的港口超長期經營特權無效,政府可以直接收回港口,并直接轉手給美國,也就是說無論協議是否簽署,港口都會被收回。
在美軍行動后不久,美防長赫格塞斯也在4月7日前往巴拿馬,參加安全會議,進而加強美巴雙方之間的合作,結合之前的軍演,美方的態度很明確,勢必要拿到港口的控制權,在巴方公然站隊后,中方拿到港口控制權的概率微乎其微。
如果港口一旦歸美方所有,那么中國船只面臨的不僅是巨額停靠費,還有美方以“安全審查”為名開啟的限制,這直接重創了中國的海上貿易,削弱了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話語權。
如果巴拿馬政府保持中立,那么中方還有爭取的必要,但結合兩國近期展開的軍演,以及安全協議的鞏固,代表著美巴已經統一陣營,然而就在這樣一個敏感時期,澳大利亞政府突然對華反水。
就在美軍進入巴拿馬不到24小時的時間,澳大利亞總理突然對外宣布,收回中企嵐橋集團租賃的達爾文港,巴拿馬港口懸而未決,澳方突如其來的舉動,很難不讓人懷疑是美國的手筆。
該港口自10年前起,就由中方租賃,在這期間中方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才有達爾文港口今日的成就,如今港口依舊在租賃期內,如果澳方強行收回,那么需要支付高額賠償金。
該港口對于中國海上貿易來說十分重要,如果一旦失去該港口的使用權,那么中國在附近海域的通行將受阻,繞道又會嚴重影響行動效率,在美國的授意下,達爾文港口或許會和巴拿馬港口一樣,對中國船只提出諸多的限制。
即使目前嵐橋集團表示并沒有收到正式通知,但在美國的影響下,澳大利亞政府或許會在不久后收回港口的控制權,如果這兩處重要港口全部被卡,那么中國大部分的遠洋貿易需要繞道,運輸成本直接暴漲。
特朗普為了壓制中國的崛起,重構美國在全球的地位,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但這并不代表中國會坐以待斃,為了降低對巴拿馬運河的依賴,中國已經在加速對替代航道的布局。
例如中國在北極開設的新航道,直接打破了對傳統航道的依賴,減少了被美國戰略圍堵的風險,美國想要用港口來壓制中國的海上力量,只會讓中國不斷的破局。
從關稅戰再到貿易戰,美國的步步緊逼,直接證明中國如今的發展已經讓其感受到深深地恐懼,但過度的打壓只會迎來更加猛烈的反擊。
就如同中方所表示的,不管是貿易戰還是關稅戰,都沒有最后的贏家,美國不惜自傷八百也要重挫中國遲早會演變成“玩火自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