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在1950年,首次率領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的是彭大將軍。當時大家都不愿意冒這個險,認為美軍不僅裝備好,同時還是經濟大國,與這樣的強國作戰,勝算的希望很渺茫。所以,大家都不愿意領兵入朝作戰。
在毛主席左右為難時,他想到了遠在西北的彭老總,問他愿不愿帶領人民軍隊入朝作戰。
作為身經百戰的彭老總,猶豫了一會兒,說道:主席讓我領兵,我就領兵,主席讓我打哪,我就打哪?
彭老總的一番話,讓毛主席很高興,于是便說道:關鍵時刻還得看彭大將軍的。
在一切準備就緒后,彭老總于1950年十月率領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正式參戰。
在朝鮮戰場上,英勇的人民志愿軍,在彭老總的指揮下,先后發動了五次大規模戰役,成功遏制敵人的攻勢,同時也掌控了戰場上的主動權,將戰線推至三八線,隨后雙方形成了對峙狀態。
在不占任何優勢情況下的人民志愿軍,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從戰略上來講,已經是贏得了勝利。而作為人民志愿軍司令員的彭大將軍,在這其中起到了作用是非常大的。就是他領導英勇的人民軍隊戰勝以美帝主義為首的西方列強。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在軍事上擊退西方國家的中國名將。
從1950年十月,志愿軍入朝作戰,到1958年,志愿軍全部撤回國內。在這期間,除了彭老總以外,還有三位將軍擔任過志愿軍司令員一職。
第一位是鄧華,他是第一批入朝作戰的將領,參與經歷了五次大戰,更是彭大將軍的得力助手,人民志愿軍的第13兵團司令員,志愿軍副司令員兼副政委,出色的軍事才干,讓他贏得了彭老總的信任。
在鄧華將軍代理志愿軍司令員一職期間,中國人民志愿軍與美軍展開了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夏秋季攻勢,還有朝鮮戰爭后期最為重要的金城反擊戰。在這幾場戰役取得勝利后,徹底將敵人從戰場上打到談判桌上,同時也為我軍增加了談判的籌碼。
由此可見,在鄧華任職司令員的時候,他對抗美援朝戰爭的停戰,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第二位是楊得志,他是志愿軍第19兵團司令員,更是一位身經百戰的名將。
雖然,楊得志不是第一批入朝作戰的將領,但杰出的軍事才干,讓他在不久后,當選志愿軍副司令員,第五次戰役中人民軍隊中的核心指揮官,更是朝鮮戰爭后期的主力戰將。
在朝鮮戰場上,楊得志參與指揮了第五次戰役,還有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以及金城反擊戰。
可能,正是因為在這幾場戰役中,楊得志將軍的綜合表現,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所以,在鄧華將軍回國后,他就被推舉為人民志愿軍的第三任司令員。
第三位是楊勇,他是最后一批入朝作戰的名將,代替楊成武將軍出任志愿軍第20兵團司令員。可能就是因為楊勇將軍入朝作戰的時間比較晚,所以他也是最后一批回國的志愿軍司令員。
在朝鮮戰爭后期,楊勇將軍指揮志愿軍第20兵團,外加炮兵,坦克兵協同作戰,在金城戰役中,力挫敵軍,為我軍接下來的談判,贏得了重要籌碼。
在抗美援朝戰爭停戰后,楊勇將軍留在了朝鮮戰場上,主要負責戰爭后期的問題,直到1958年回國。這也標志著抗美援朝戰爭正式結束。
這四位志愿軍司令員,都是解放軍歷史上杰出軍事將領。他們不僅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展現了非凡的軍事才能和英勇無畏的精神,更為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和民族尊嚴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