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率團赴臺中與市長盧秀燕交流,侯近期剛走過彰化、臺東等女力當家縣市,走出新北加大城際交流能量,持續擴大友誼圈,串連更多藍營地方諸侯,相互學習觀摩,也互有拉抬意味,侯的下一步還是有無限想像空間。
回顧韓國瑜、侯友宜與盧秀燕在2018年縣市長選舉時,共組紅極一時的“禿子、漢子、燕子”國民黨鐵三角,席卷全臺輔選。政治潮起潮落,韓國瑜在高雄市長期間遭罷免,沉寂多時又攻上“立法院長”大位;盧秀燕是藍營日正當中的天后,扮演“領頭燕”角色,綠營早已將她視為2028可能的假想敵。侯友宜2024問鼎大位挫敗,很快便穩住市政節奏,一度出現的“罷侯”雜音很快就熄火,顯示侯在新北扎根深。
盧秀燕當前的能量、話語權比侯強,盧秀燕去年在中臺灣八縣市區域治理平臺首長會議上,再次喊話修法“至少8成碳費留在地方”,以減緩與調適氣候變遷,侯友宜當時隔空呼應盧的看法,希望碳費比照空污補助,至少8成挹注地方,讓地方用于凈零碳排等政策,近期許多公共議題都能看出侯樂于助攻“燕子”的隊友默契。
2024大選鎩羽而歸,侯回歸市政,作為治理400萬人口的大諸侯,必須展現他有統合的實力及能量,避免提早跛腳,也才能持續坐穩新北共主地位,放眼2026,扮演“最強母雞”穩妥交棒,鞏固藍營新北政權,是侯難以回避的壓力。
盧秀燕、侯友宜處于市長第二任期,如何布局下一步,攸關政治生命存續。國民黨預計今年8、9月改選黨主席,黨內不少人拱盧出馬,盧秀燕之前態度是“從沒有說要選,也從來沒說不選”,2月底盧秀燕出訪日本前,接受媒體專訪被問及是否選黨主席,她表示“還在考慮中”,之后又被記者追問,她給的答案是“還在考慮的意思就是還沒決定”,仍引起外界聯想。
盧秀燕被勸進為布局2028大位之路,角逐黨魁勢在必行,以盧的聲望、人和,勝出機率不低,黨政人士直言,一旦接黨主席也可能是耗損開始,要概括承受國民黨這塊老招牌包袱,還有“立院”攻防、2026縣市長提名、扛黨中央開銷壓力等考驗,擔子不輕。
侯友宜也有被慫恿選黨主席,鼓勵他從市政舞臺跨足到黨舞臺,侯總以“專心市政”四兩撥千斤回應,從主客觀條件來看,侯友宜過往與黨內關系較疏離,選黨主席機率與意愿確實比盧秀燕低,侯畢竟是挑戰過大位的人,參選黨主席這選項并非完全不可能。
去年6月28日,盧秀燕率團隊到新北與侯友宜交流市政,兩位藍營大咖今將再度合體,這場會面定調市政交流,舉手投足仍難掩政治味。
盧秀燕穩坐中臺的共主地位,透過“女力聯盟”與其他女性百里侯用心交陪,盧若要進軍2028,要穩住全臺最大的新北票倉,侯友宜即使2024敗北,在新北仍有實質影響力,盧秀燕若想更上層樓,得仰賴侯友宜助一臂之力。一旦盧、侯都有意選黨主席,也將埋下微妙的競合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