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納斯達克指數單日暴跌7.2%的黑色數據,成為壓垮但斌投資神話的最后一根稻草:旗下代表產品“東方馬拉松一號”凈值單周回撤超15%,年內累計虧損擴大至37%,管理規模從年初的4.7億元縮水至不足3億元。
這位曾以“穿越牛熊”自詡的私募大佬,在美股科技股的雪崩中徹底暴露策略軟肋:重倉三倍杠桿ETF、押注單一賽道、高頻調倉追漲!
但斌在本輪全球股災中的操作,堪稱“人性弱點與策略缺陷”的經典教案:
1、避險操作淪為反向指標
2025年2月底,但斌曾將美股倉位從85%驟降至15%,成功避開3月初8%的市場回調。
但人工智能概念的持續火熱讓他耐不住寂寞,在3月中旬以更高成本回補倉位,最終在4月暴跌中吞下苦果。
這種“精準踏空+錯誤抄底”的循環,與其2016年熔斷期間錯過茅臺底部、2020年疫情初期砍倉新能源的操作如出一轍。
2、杠桿工具放大波動損耗
產品前兩大持倉FNGU(三倍做多FANG+指數ETN)和NVDL(兩倍做多英偉達ETF),在4月科技股崩盤中分別暴跌62%和54%。
這類杠桿ETF的“每日再平衡”機制,在劇烈波動中產生本金損耗:以NVDL為例,即便英偉達股價橫盤震蕩,持有該ETF三個月后理論損耗率可達12~15%。
但斌卻將這類短期交易工具作為核心持倉,徹底違背價值投資的長期持有原則。
3、賽道集中引發鏈式崩塌
產品78%倉位集中于美股科技板塊(FNGU 35%、NVDL 28%、特斯拉15%),這種極端配置很容易被極端行情“一鍋端”,沒有絲毫的避險意識。
但斌類似的操作屢見不鮮,特別是在貴州茅臺上的追漲殺跌。
在2015年股災來臨之前,他賣掉了除茅臺與中國平安以外的所有股票,其中以220元賣掉大部分茅臺(只剩下5%),股災后在260~280元的價位又買回來。
理由是:我們汲取2008年與2013年茅臺下跌61%的教訓。
結果,2016年貴州茅臺大漲超50%,但斌的東方港灣旗下25只基金僅一只飄紅,其余全部虧損,最大虧損超23%!
他不僅在260~280元追高買回,之后又在390元加倉,說好的“越跌越買”呢?
但斌的策略體系存在根本性悖論:價值投資之名,行趨勢投機之實!
縱觀其近十年持倉軌跡,本質上是“押寶賽道”:2017年重倉白酒、2019年押注醫藥、2021年豪賭新能源、2023年All in人工智能。
不僅押寶單一賽道,而且還追漲殺跌和加杠桿,風格與大散戶無異。
這種每隔兩年切換主線的策略,與他口口聲聲所說的價值投資理念背道而馳,持倉清單更像是機構抱團的熱點風向標,而非穿越周期的價值組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