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9歲的網紅“寶哥”因肺癌去世的消息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作為一名田徑冠軍,他對跑步情有獨鐘。即便在被診斷出患有晚期肺癌且病情持續惡化的情況下,他依然堅持自己的運動抗癌理念,每日堅持奔跑和爬山。
“每日進行高強度運動或過度訓練實際上可能對免疫系統產生負面影響,并非總是有益的。對于癌癥晚期患者而言,尤其不推薦進行跑步等高強度運動項目。”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過敏科副主任汪慧英教授告訴我們。
跑步、爬山恰好是癌癥晚期患者的“大忌”
汪教授告訴我們,對于肺癌晚期患者而言,適當的運動確實有助于身心健康,但運動方式和強度需嚴格控制。
“一般來說,散步、瑜伽、呼吸操等低強度運動更適合他們。這些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同時避免對免疫系統造成過大的負擔。”
“跑步、爬山等高強度運動恰好是癌癥晚期患者的‘大忌’,尤其對于晚期肺癌患者來說,可能會加速體力消耗,增加心肺負擔,甚至可能加重病情。由于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系統往往已經受損,高強度運動可能進一步削弱其免疫力,增加感染風險?!?/p>
過度運動還會引發免疫細胞的“開窗效應”
汪教授指出,當前許多人為了減肥而設定了高強度的運動目標,甚至那些從未接受過此類訓練的人,也為了達到目標而拼命進行超負荷運動。這種過度訓練實際上也是一種不當的運動方式。
“例如,單次超過3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如馬拉松)會引發免疫細胞的‘開窗效應’,導致免疫力在接下來的3-6小時內下降。在這段時間內,如果遇到病毒、細菌等外來病原體,感染風險就會增加?!?/p>
“對于長期進行高強度訓練的職業運動員來說,免疫系統可能會長期處于紊亂狀態,一旦感染重癥率也會相應增加。對于那些沒有長期訓練基礎的普通人群,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患者,高強度運動實際上可能對免疫系統產生負面影響。比如臨時抱佛腳式運動,還有感染后過早恢復高強度運動(如感染后1周內),都可能因免疫系統未完全恢復而觸發細胞因子風暴。”
這些“加量”幾乎都屬于過度運動
汪教授還為我們舉例,以下這些“加量”幾乎都屬于過度運動:
“比如一個人平時缺乏鍛煉,突然決定參加一場馬拉松比賽,并為此進行高強度的賽前訓練;比如已經習慣了一定強度運動的人,突然大幅增加運動量,從每天慢跑3公里突然增加到10公里,沒有適當的休息和恢復時間;還比如一些健身愛好者為了追求快速增肌,可能會采用極端的訓練方法,每天進行多次高強度的力量訓練,忽視身體的恢復和營養補充……”
“新聞中這位網紅他之前是一位田徑冠軍,對跑步懷有極高的熱情,對于這類體育愛好者或專業運動員而言,適度增加訓練量看似平常,然而若非在專業團隊的指導下,包括運動教練、營養師、康復師等提供全面的訓練方案,自行增加訓練強度,往往也容易導致過度運動。”
堅持兩大原則:循序漸進、密切關注身體反應
汪教授特別提醒我們,即使是對于健康人群運動也需量力而行,堅持兩大原則,一是循序漸進,二是在運動過程中密切關注身體的反應。
“比如說您在運動中出現頭暈、呼吸困難、胸悶、氣短、過度疲勞、肌肉疼痛、關節疼痛等等不適癥狀,有這些反應都應立即停止運動。運動健身我們提倡一定要在專業指導下進行,不要盲目追求快速達到效果。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制定科學的運動方案至關重要,最好咨詢專業醫生或運動教練的意見,確保運動方式和強度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p>
掃碼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專家簡介 汪慧英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過敏科副主任,浙江省醫學會變態反應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學會變態反應分會常務委員;浙江省預防醫學會變態反應分會副主任委員。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張彥
此內容為醫學科普,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依據
1
2
3
看呼吸
權威實用的
呼吸科普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