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輿論正在熱議三大消息。
第一大消息: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3月27日,根據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公布的消息,近期烏克蘭情報部門偽裝成美國蘭德公司工作人員在社交平臺上接觸俄羅斯公民,以金錢利誘俄羅斯公民提供俄軍在特別軍事行動中的機密情報。
據介紹,烏克蘭情報人員謊稱代表美國知名智庫蘭德公司,以“合作研究”為名高價招募線人,試圖竊取俄羅斯空軍的實戰信息和參與特別軍事行動的俄軍部隊具體編制及部署位置。
自2014年以來,美國中央情報局深度介入烏克蘭安全系統,積極栽培親美的烏克蘭情報機構領導層。也就因此,美國中央情報局和烏克蘭兩大安全機構——烏克蘭安全局和烏克蘭國防情報局之間關系非同尋常,烏克蘭部分間諜實際上是美烏雙重間諜。有了這層便利,美國中央情報局就能很方便地把烏克蘭間諜安插在美國的智囊機構,以智囊機構雇員的身份為掩護從事對俄間諜活動。
澤連斯基(資料圖)
前不久,美國一度切斷對烏情報支持。當時就有專家分析稱,美國暫停情報分享對烏克蘭軍隊所產生的負面影響,甚至比美國暫停軍事援助還嚴重。美烏此前的情報合作,對于一些遠程火力打擊系統可以起到很強的輔助作用。
比如說,美國會利用衛星確認一些高價值目標,然后把坐標發送給烏軍操作“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炮系統的成員,讓他們按照坐標發射火箭彈或陸軍戰術導彈。
第二大消息:
據澎湃新聞報道,《紐約時報》日前拋出一爆炸性大新聞,聲稱馬斯克將在五角大樓“聽取美國軍方有關潛在對華戰爭計劃的絕密簡報”。隨后,多方緊急辟謠。當地時間3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回應稱,“美國不想與中國發生任何潛在戰爭”。
據報道,當地時間3月21日,在宣布一份美軍新型戰斗機國防合同的記者會上,特朗普回應稱,“美國不想與中國發生任何潛在戰爭”。
美國航母(資料圖)
不止特朗普,包括美國一些著名智庫,以及美國防長赫格塞斯也說過“不想和中國沖突”的言論,即便過去有一些美國的“鷹派人物”在公開場合大肆炒作臺海沖突的事情,但這些人的言論都有一個共同點——最終的落點都是核戰爭。說明,美國精英層已經有了一個“共識”,常規戰爭打不贏中國,而核戰爭呢只會“兩敗俱傷”。簡單一點說,在美國沒有解決其國內工業空心化問題之前,華盛頓是不敢對中國下手的,更不敢在臺海、南海鬧事。
第三大消息:
據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正試圖通過與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等方式,為美國獲取更多稀土資源。但美國《華爾街日報》3月24日發文稱,中國在稀土加工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即使特朗普能夠讓美國公司開采更多稀土資源,他可能也不得不將大部分稀土運往中國進行加工。特朗普日前宣布采取“歷史性行動”,他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援引美國《國防工業生產法》來動員工業,以“大幅增加美國關鍵礦產和稀土的產量”。
另外,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在2月寫信給特朗普,希望與美國簽署一項安全協議,只要美國能幫助剛果政府軍擊敗反政府武裝,剛果可以向美國提供鈷、鋰等關鍵礦產。雙方目前正就資源問題進行談判。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正不斷尋找和打造新的稀土供應鏈,以減輕在關鍵戰略物資上對中國的依賴。不過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經過冷戰后30年的去工業化,要重建稀土磁鐵行業也是一場苦戰。
特朗普(資料圖)
近日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美國情報機構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國仍是美國最大的軍事和網絡威脅。該報告稱,中國在收臺方面,可能正取得“穩步但并不均衡的進展”。對此,發言人郭嘉昆表示,美方年復一年發表這類不負責任、充滿偏見的報告,散布“中國威脅論”,鼓噪大國競爭,不過是為遏制打壓中國、維護自身霸權找借口。“我們的目標光明磊落,就是要讓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為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