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科舉博物館,了解科舉制度,聆聽科舉故事;走進牛首山,探究穹頂之美,領略中國古建融合東西的獨特魅力;走進長江江豚科教中心,感受長江水域的生態環境……南京的研學游,還能解鎖哪些新場景?4月8日,“南京研學旅游聯盟”成立大會在野趣國際營地舉行,來自文旅界、教育界的130余位政企代表與行業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研學旅游創新發展路徑。
122家單位凝聚合力,構建研學新生態
隨著研學旅游市場熱度日趨上升,研學旅游不僅成為廣大學校及親子家庭出行的主導需求,也是文旅企業轉型升級、促進旅游消費的突破點。
南京研學旅游聯盟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成立,旨在進一步整合優質研學資源,搭建行業交流平臺,精準對接企業需求,逐步解決“研學市場供需對接難”“資源整合力度弱”“研學產品良莠不齊”等痛點難題,從而凝聚行業力量,助力研學產業各業態協同發展。
聯盟首批成員單位共有122家,涵蓋景區景點、文博場館、鄉村旅游點、營地、基地、旅行社、研學機構、中小學校、高等院校等不同類別。
為實現精準化服務和高效率對接,聯盟在南京市旅游形象推廣中心設立了辦公室,負責聯盟管理和日常工作組織協調,并按照各研學業態板塊分別設立了工作聯絡處,在板塊信息傳遞收集、聯盟活動服務保障、成員意見征集反饋等方面做好更全面細致的服務。
大會現場,發布了《南京研學旅游聯盟章程》,倡導聯盟成員自覺約束、互相監督、聯合發展、協作共贏;文旅行業代表宣讀了《南京研學旅游高質量發展倡議書》,將聯盟的任務宗旨具象為每一位研學旅游人的行動綱領。
接下來,聯盟將圍繞南京研學旅游的品牌核心和工作重點,通過產品線路宣推、系列主題沙龍、資源項目踩線、行業專家拜訪、業內民意征集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和服務,幫助成員單位拓展市場、提升品質,反饋行業動態及業者心聲。
頭腦風暴,研學旅游如何突破“景點打卡”模式
成立大會后,開展了首場聯盟主題沙龍活動,成員代表以“如何做好研學營地的服務及課程設計”為題展開了交流探討。野趣國際營地負責人趙夢從服務對標國際、課程連接教育的角度,以研學營地為例進行了話題分享。隨后,行業專家與企業代表在實地考察與交流中,圍繞研學營地標準化管理、研學課程體系化設計、研學市場精準化營銷等相關問題進行了一場頗有實效的“頭腦風暴”。
大家一致認為,研學旅游應突破“景點打卡”的淺層模式,繼續深挖南京研學的特色資源,鑄造“研學”與“旅游”相互賦能的理念,通過多樣化的課程設計、靈活化的文旅場景應用、標準化的研學旅游服務,著力構建融旅游與教育于一體的“沉浸式研學場域”,讓青少年兒童在研學旅游實踐的過程中實現知行合一。
趙夢表示,研學旅游聯盟的成立將匯聚各方力量,借助政府更多的資源投入和市場上家長、學校對研學的持續關注,從內部秩序管理、服務水平提升、課程設計豐富性等方面實現整體進階。“以今年暑假即將舉辦的WTI青少年國際交流營為例,活動吸引了100名來自全球的營員和300名中國營員共同參與,野趣國際營地因自身體量有限,與聯盟成員進行資源共享,將營員分配到南京特色文旅項目場地,如聯合江豚保護協會開展江豚保護課程,帶領營員了解長江大保護后江豚數量增長的原因并撰寫相關報告,還會結合南京明城墻等文化遺產設計課程,讓中外營員領略中華傳統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裴詩語 文/攝 部分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